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学素养 > 文学常识
易优作文网——四步阅读,把握古诗主旨_文学常识

四步阅读,把握古诗主旨_文学常识


来源:内部资料  纠错

标签: 阅读


Word格式下载

全文2200字

四步阅读,把握古诗主旨_文学常识

  河南 李海娟
  
  把握主旨是古诗阅读教学中重要的一点,也是学生学习鉴赏古诗必备的一项能力。我在古诗教学中,引导学生用“四步阅读”的方法把握诗歌主旨,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第一步:看标题——悟主旨。
  
  题目是一首诗的眼睛,从题目中我们往往可以发现解读诗歌的重要信息,因此,读题目对理解诗歌的主旨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1、有的诗歌从标题可以很清晰地看出其主旨,我们只需结合内容加以印证即可。
  
  如:《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诗,从题目中很容易看出其主旨是表达漂泊异乡的游子思念家乡亲人的感情。再通过全诗“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加以印证,就可以确认前边对主旨的判断了。
苏州少儿书法培训,推荐<A https://wWw.euZw.net/Miniform/tYpe_3.html>易优少儿书法培训</a>,语文成绩好,书法少不了。

  
  2、有的诗歌,从标题不能明确看出主旨,但可以看出诗歌的类别,可以帮助我们找到提炼主旨的方向,再结合诗歌的内容,主旨也不难确定。
  
  如:《送元二使安西》一诗,从题目中可以看出这是一首送别诗,这类诗往往表达依依不舍的离情别绪、包含着对朋友前途命运的担心或者对朋友真诚的祝福,因此我们就有了思考的方向。再结合整首诗,“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我们得知诗歌的主旨是表达对朋友出使遥远安西的依依不舍之情,也暗含着对朋友此行的担忧。
  
  由此可见,题目是解读诗歌主旨的一个重要依据。但还有大量的诗歌,凭题目不能判断其主旨,这就需要进一步深读其内容。
  
  第二步:找诗眼——悟主旨。
  
  一首诗中往往有一两句地位非常重要,它无疑是解读诗歌的一把钥匙,我们叫它诗眼。它往往是诗歌中的直接抒情句、运用典故句、富含哲理句。我们在阅读诗歌时要特别关注这些句子。

易优作文网名师改作文(https://www.euzw.net/jiaoshoulanmu/ )


  
  1、我们先看诗歌中的直接抒情句。
  
  如:《次北固山下》一诗,“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结尾两句直接抒情句,点明本文的主旨是表达游子远离家乡思念家乡亲人的感情。
  
  这样的直接抒情句在诗歌中很常见,又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结尾,“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过零丁洋》里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2、我们再来关注诗歌中的哲理句,它往往含蓄地揭示了诗歌的主旨。
  
  如:《望岳》一诗,“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由诗歌最后两句富含哲理的句子,读出诗歌的主旨是表达诗人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人生理想。 作文培训网站推荐,<a https://www.euzW.net>易优作文网</a>。
  
  这样的哲理句也很常见,如:《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登飞来峰》中的“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3、我们再来关注一下诗歌中的典故,它在诗歌中的作用也不容小瞧。
  
  如:《赤壁》一诗,“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我们分析诗歌最后两句所用的典故,意思是如果历史不给周瑜提供机会,就不会有赤壁之战的胜利,二乔就会做曹操的俘虏,东吴的命运也会改写。从而得出诗歌的主旨,反映了诗人空有才能却没有施展机会的抑郁不平之感。
  
  这样的用典句在诗歌里也大量存在,如《雁门太守行》里的“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提升作文素养,寻找作文素材,就来<A httpS://www.Euzw.net/yuwEnsuyang/>易优作文素养</a>。


  
  凭借以上两步可以解决绝大多数诗歌的主旨问题,但如果阅读至此主旨还无法提炼,就需要进行更细致的阅读。
  
  第三步,品意象——悟主旨。
  
  诗歌往往不会单纯写景,俗话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诗歌选用的意象中往往寄寓着诗人的深情,它可以帮助我们把握诗歌的主旨。
  
  如《钱塘湖春行》一诗,“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我们品味作者选用的意象,从“白云、早莺、新燕、乱花、浅草、绿荫”这些美丽的意象中,我们不难看出本诗的主旨是表达作者对钱塘湖早春景色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第四步:读背景——悟主旨。
  
  如果通过以上三步都不能确定其主旨,“知人论世”了解诗人创作诗歌时的背景,就是一条很好的途径。 中小学生学语文阅读写作的好帮手,优秀作文网推荐,<A https://wWW.eUzw.nEt>易优作文网</a>。
  
  如:《行路难》一诗,“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单从诗作上我们很难确定诗人人生道路上遭遇了什么困难,这时就需要借助背景资料了。公元742年,李白奉诏入京,担任翰林供奉。李白本是个积极入世的人,才高志大,很想像管仲、张良、诸葛亮等杰出人物一样干一番大事业。可是入京后,他却没有被唐玄宗重用,还受到权臣的谗毁排挤,两年后被“赐金放还”,变相撵出了长安。这首诗是公元744年离开长安时所作。联系李白的经历,结合诗歌的内容,我们理解了诗歌的主旨,原来诗人抒发了自己受到排挤,怀才不遇的郁闷之情,并表达自己积极进取实现人生理想的豪情壮志。
  
  我们如果能扎扎实实进行以上四步阅读,任何一首诗歌的主旨都不难把握。需要提醒学生注意的是,不要只进行一步阅读就轻易下结论,否则就可能因理解片面而造成失误了。如果能从“标题、诗眼、意象、背景”这四方面进行互相印证的话,就可以保证主旨把握准确精当,万无一失了。
《四步阅读,把握古诗主旨_文学常识》由易优作文网(www.euzw.net)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作文培训作文投稿,阅读写作能力提升,就来易优作文。

《四步阅读,把握古诗主旨_文学常识》添加时间:2024-10-07;更新时间:2025-07-24



投诉与建议
此页面存在的问题*
违法违规
知识错误
抄袭他人
其他原因
问题描述*
联系方式*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