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庆营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并明确提出初中学段学生课内外诗词背诵的数量是80篇。结合近几年全国各地中考试题来看,诗词积累运用考察也是必考题型之一,分值一般在10——15分之间。在竞争激烈、每分必得的中考考场上,如何才能保证学生诗词积累题目得高分甚至不失分呢?笔者结合自身多年送教毕业班的实践,总结出“归类记忆”的妙法。
归类记忆法是日常学习和工作中常用的一种记忆方法,它往往是在知识材料积累到一定数量之后进行的,通过归类达到理清思路,缩小范围,抓住重点,方便记忆的目的,并成为大多学生经常使用的一种记忆方法。
诗词作为民族文化的精髓,源远流长,浩渺精深,因此它的归类标准并非单一或局部的,需要我们在学习中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
一、按照诗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不同来分,大体可以分为“思乡”、“爱国”、“爱情”、“惜别”等。
“思乡”
1.“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李白《静夜思》
2.“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宋)王安石《泊船瓜洲》
3.“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元)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
“爱国”
1.“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唐)王昌龄《出塞》
2.“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宋)陆游《示儿》
3.“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宋)岳飞《满江红》
…………
“爱情”
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关雎》
2.“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唐)李商隐《无题》
3.“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宋)苏东坡《江城子》
…………
“惜别”
1.“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2.“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3.“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唐)高适《别董大》
…………
二、按照诗词所描述的意境物象来分,则可以有更多的分类方法。
(一)按照春夏秋冬四季景色不同分类
“春天”
1.“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唐)贺知章《咏柳》
2.“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唐)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巧归类,记诗词_文学常识》添加时间:2024-09-11;更新时间:2025-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