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学素养 > 文学常识

诗歌开放题例说_文学常识


来源:内部资料  纠错

Word格式下载

全文2000字

易优作文网——诗歌开放题例说_文学常识
诗歌开放题例说_文学常识

  四川省绵竹中学 龚志华
  
  诗歌开放题是近些年出现的一类题。这类题,有一定的选择性和自由度,考查考生的多向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
  
  年全国17套高考题,就有北京卷、湖南卷、辽宁卷、天津卷、四川卷等涉及开放题,下面就其几类题的开放性略作分析:
  
  北京卷——向现实生活开放
  
  示秬秸①
  
  张耒
  
  北邻卖饼儿,每五鼓未旦,即绕街呼卖,虽大寒烈风不废,而时略不少差也。因为作诗,且有所警,示秬,秸。
  
  城头月落霜如雪,楼头五更声欲绝。捧盘出户歌一声,市楼东西人未行。
  
  北风吹衣射我饼,不忧衣单忧饼冷。业无高卑志当坚,男儿有求安得闲。
  
  注释:1秬秸:张耒二子张秬、张秸。张耒,北宋著名文学家,曾官太常寺少卿。 在线作文批改系统,<a href=https://www.euzW.net/jiaoshoulanmu/>易优名师作文批改</A>
  
  这首诗是张耒为教育自己的孩子而作,请对其中的教育内容和所用的教育方法加以概括,并联系实际谈谈自己的感受。(不少于200字)(10分)
  
  北京卷的诗歌题,向现实生活开放,需要考生结合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某方面的实际来谈感悟。
  
  湖南卷——向诗歌鉴赏(内容与形式)角度开放
  
  春暮西园高启
  
  绿池芳草满晴波,春色都从雨里过。
  
  知是人家花落尽,菜畦今日蝶来多。
  
  请任选一个角度赏析本诗。
  
  湖南卷的诗歌题,向诗歌鉴赏角度开放,可从以下角度来进行:
  
  一是诗歌的内容:
  
  1、从形象的角度,可联系诗中意象作具体分析;
  
  2、从评价作品思想内容的角度,可分析作者对春暮的态度,也可评价末句暗点西园的用意。

作文批改系统,易优作文批改、作文点评、作文打分系统,<a href=https://www.euzW.net/jiaoshoulanmu/>易优作文批改</A>


  
  二是诗歌的形式:
  
  1、从写景方法角度,可以联系写景状物分析虚实相生,动静皆备的特色;
  
  2、从表达技巧的角度,可分析白描渲染衬托等艺术手法,也可在句法上分析承接的特点;
  
  3、从语言的角度:可分析总体语言风格;也可抓住满过知等字分析炼字的精彩。
  
  众多的角度,为学生的解读提供了广阔的天地,提供了多样的可能。这是有助于学生语文思维和鉴赏能力培养的。
  
  辽宁卷——向评价的多角度开放
  
  题郑防画夹五首①(其一)
  
  黄庭坚
  
  惠崇②烟雨归雁,坐我潇湘洞庭③。
  
  欲唤扁舟归去,故人言是丹青。
  
  [注]①郑防:画的收藏者,生平不详。画夹:分页装潢的画册。②惠崇:北宋僧人,画家。擅长画雁、鹅、鹭鸶及水乡景色。③潇湘:指湘江,流入洞庭湖。

在线作文批改系统,<a href=https://www.euzW.net/jiaoshoulanmu/>易优名师作文批改</A>


  
  古代有人批评这首诗说,要别人提醒后作者才想起眼前只是一幅画,这“太过”、太夸张了。你认为这个批评恰当吗?请简要说明理由。(5分)
  
  辽宁卷的诗歌题,向诗歌评价的多角度开放。可答恰当,也可答不恰当,只要言之成理即可。这对于培养学生的批判与创新意识与能力是有帮助的。
  
  今年的绵阳三诊题也出现诗歌开放题,内容如下:
  
  浣溪沙
  
  贺铸
  
  秋水斜阳演漾金,远山隐隐隔平林。几家村落几声砧。记得西楼凝醉眼,昔年风物似是如今。只无人共登临。
  
  注:西楼,指苏州观风楼。
  
  词的上片描绘了一幅深秋晚景图,你认为上片在写作上有什么特色?
  
  这道题同样具有开放性,考生可从艺术技巧(广义的,包括句子修辞手法、篇章表现手法、抒情表达方式、结构艺术等)、语言特点方面来赏析,具体解答如下: 易优作文网名师改作文(https://www.euzw.net/jiaoshoulanmu/ )
  
  1、远近结合,由远及近,先写远处的斜阳、流水、山林,再写近处的村落。让我们眼前闪现出这样的图景:清澈的秋水,映着斜阳,漾起道道金波。一片片平展的树林延伸着,平林那边,隐隐约约地横着远山。疏疏的村落,散见在川原上。隐隐之中,但见烟雾缭绕,徐徐升腾。断断续续之中,但听得那单调的砧杵捶衣之声。
  
  2、以声衬静(视听结合),几下捣衣声打破了秋天的宁静,突出了秋景的孤寂。
  
  3、寓情于景。萧瑟的秋景里,蕴含了作者孤独的感情。单看词人所描摹的这幅深秋晚景图,似乎只是纯客观的写生,词人视听之际,究竟有哪些情感活动,并不容易看出。实际上,等读者读完全词,反回头来再仔细体味这上片三句的景物描摹,便觉这三句貌似纯客观的景物描摹,不含词人的主观情感,实则不然。这秋水斜阳,这远山平林,这村落砧声,句句情思化,句句都是词人心中眼中之景,都有一种说不出、道不明的伤心情绪寄寓其中。 苏州语文阅读写作培训课程推荐,<a https://www.euZw.net/miniform/type_1.html>苏州中小学语文阅读写作培训</a>
  
  4、语言自然流畅,生动真切。“演漾金”形象地描绘出斜阳下秋水金辉荡漾的景象,“隐隐”这一叠词,写出了远山、平林隐约朦胧之貌,两个“几”写出了村落的宁静。
  
  总之,诗歌开放题,主要为考生提供了一个广阔的思考时空(不完全局限于诗歌本身),由古到今,由文学到生活,由阅读到鉴赏再到评价,激起学生多样的体验,进行多元的思考,从而更加突出地提高自身的语言艺术修养和语文综合素质。当然诗歌的开放题也要有个“度”,如果大而失当,只会“考倒”学生,起不到真正的导引作用和促进作用。
《诗歌开放题例说_文学常识》由易优作文网(www.euzw.net)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作文培训作文投稿,阅读写作能力提升,就来易优作文。

《诗歌开放题例说_文学常识》添加时间:2024-09-13;更新时间:2025-08-03



投诉与建议
此页面存在的问题*
违法违规
知识错误
抄袭他人
其他原因
问题描述*
联系方式*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