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余年前,上海出了一位年轻的越剧尹派新秀。她独特的唱法和俊雅的风姿很快便得到观众喜爱,大有与赵志刚、茅威涛抗衡的趋势。与此同时,歌坛也升起了一颗新星,以"月亮走我也走"的通俗唱法在中央电视台举办的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中获奖,她灌制的6种个人演唱带,发行60多万盒,她的歌声传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
于是,越迷与歌迷们为着不同的追求走到了一起,他们呼唤着同一个名字--萧雅,上海虹口越剧团的两栖明星。
令人遗憾的是,1990年萧雅随夫君移居美国了。今年在鲜花盛开的5月,萧雅回到故乡,参加了"国际越剧艺术汇演展播"的开幕式。她那一曲婉转缠绵的尹派唱段,那么独特、那么迷人,令人心醉。面对熟悉的舞台热情的观众,萧雅流下了热泪。
还是花季时的萧雅,就显出了歌唱的天赋。她曾向上海音乐学院的王秀云学过声乐。能把邓丽君和日本歌星松田圣子模仿得维妙维肖。16岁时,一心做着歌星梦的萧雅,因上海音乐学院不招收18岁以下的学生,转而考取了上海戏曲学校。
毕业后,萧雅分配到上海虹口越剧团任主演。21岁拜尹桂芳老师为师,在身段上还向昆曲名家岳美缇学习,使她逐渐进入了潇洒飘逸、儒雅深沉的表演境界,她演出的传统剧目《盘妻》和创作剧目《一枝梅》《青云梦》《画龙点睛》《血缘恩仇》等,受到了观众的热烈欢迎。
在学演越剧的同时,萧雅从未放弃她最初的梦---唱歌。她以歌手的身分频繁在中央电视台和上海电视台举行的各种文艺晚会中亮相,并担任电视风光片《呼伦贝尔情》《江南情》的女主角,为多部电视剧配唱主题歌。她灌制的个人音带十分畅销。
萧雅边唱戏边唱歌,"两条腿走路"。她深有体会他说,唱戏与唱歌是相互促进的,在越剧唱腔中吸收现代歌曲流畅优美的旋律和科学发声方法,有利于戏曲唱腔的改革与发展;而在唱歌中采用越剧尹派曲调潇洒抒情的韵味,又能丰富歌曲的表现力。这样相互渗透、相互借鉴,使萧雅不论唱戏还是唱歌都独树一帜,并取得了成功。在一些新创作的剧目中,她大胆地在发声。曲调、运腔方面借鉴了歌曲;即使传统的流派唱腔,她也揉进歌曲的气声唱法,把尹派低徊缠绵、深情隽永的特点发挥得更淋漓尽致。
萧雅在国外继续深造学习声乐,并尽自己所能向海外传播越剧。此番回国,上海电视台还为她录制戏曲·歌曲TV专辑。《何文秀》《红楼梦》《沙漠王子》《流浪王子》等越剧剧目的片断以及一段昆曲《琴挑》将在影视拍摄手法和现代科技的全新包装下,表现出强烈的现代感。另外《伴我走向新世纪》《谢酒歌》等创作歌曲,又充分展现了萧雅歌唱造诣。萧雅表示,她将在国内住一段时间,寻找在越剧领域中新的发展途径,她正在物色好的剧本和合作者。能与上海越剧院排演一出大戏,是她最大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