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学作文 > 高三作文
易优作文网——也说读书

也说读书


来源:内部资料  纠错

Word格式下载

全文1400字


  教育家最近杨叔子说他的学生如果过不了《论语》和《老子》的关就不能从他那里毕业,因为他希望学生应该多读人文书籍。我不知道具体是怎么回事,也不敢妄加推测,姑且断章取义胡诌一番。
  我心有疑惑,为什么非得要过《论语》和《老子》呢?堂堂中华五千年文明,人文着作何其之多,难道非得是这两本不可吗?倘使学生读了《庄子》、《孟子》、《韩非子》等等,可偏偏不愿意读《老子》,过不了《老子》的考试,难道也不能毕业吗?这自然是比较偏激的假设,但至少可以反映出一个问题:那就是我们学生没有读书的自由行,至少得被迫去读一些书。然而,我认为,即便是经典作品也不应强迫学生去阅读,更不能以考试来作为硬性规则,须知,中国学生向来是擅长考试的,设置几道题目对于提高学生阅读经典作品效果甚微,反而可能引发学生对经典的反感,适得其反。
  之所以对读书有话要说,不单是因为杨教授一句话,更是因为屡屡在报刊杂志上看到类似的言论,专家们纷纷发言担忧学生阅读现状,然而话说到最后无非是一句号召之类,毫无意义。
  前面提到学生读书没有自由兴许在某些地方有些夸张,但,我想,在初中和高中是一点也不夸张的。初中高中的老师之前是以学习的名义禁止学生阅读“闲书”,而后又有语文老师以作文的名义号召学生多背诵唐诗宋词,所以十七岁以前,除了j教参,我所看之书甚少,对书的概念了解甚浅,根本就没有什么读书的兴趣,为何?我所看的书不是教科书上几篇严肃深奥的文章,就是很多我无法理解美在何处的诗文,如此下来,我何以爱上读书?当然,这只是最初,我更开始从心底立反感阅读老师专家所推荐的经典作品,比如“中学生必读书目”,“必读”?为何必读?我偏偏不读!
  这样的想法自然是不妥当,但是,如果站在人的思维的角度来看,形成这样的思维是没有任何过错的,而且,存在这样心理的人数众多,如果非得追究这种心理的问题,那只能说此人太不“人性”。
  林语堂曾在《论读书》一文中提到“读书万不可强读,强读无效,反而有害这是读书之第一义”,他也说明了理由:人之气质各有不同,在一人吃来是补品,在他人迟来可能是毒质,硬着头皮读书自然无效。这大概是解放之前的文章了,然而几十年过去了,专家们似乎忘却了研究这一点。在这篇文章立,林语堂引用了萧伯纳的一句话:“许多英国人终生不读莎士比亚,知识因为学生时代被强迫背诵留下的恶果。”如此看来,我反对阅读经典的心理是很正常的,学生不愿意阅读经典、唐诗宋词不是学生的错,至少主要不是学生的错。打个简单的比方,旅游的人走错了路,是怪追究导游的责任还是游客的责任?
  其实,读什么书本是个人的事情,可偏僻那有人怀着善意想引导学生多读好书,少走弯路,然而又忘记了“好书”的概念是不确定了,一些书在自己看来是好的,在他人看来兴许就不是了,毕

《也说读书》添加时间:2024-12-15;更新时间:2025-05-01


    2024-12-15-674414
投诉与建议
此页面存在的问题*
违法违规
知识错误
抄袭他人
其他原因
问题描述*
联系方式*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