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学素养 > 文学常识
易优作文网——试析 “学案导学五步教学法”_文学常识

试析 “学案导学五步教学法”_文学常识


来源:内部资料  纠错

Word格式下载

全文5200字

试析 “学案导学五步教学法”_文学常识

  赵敏
  
  陕西省渭南市瑞泉中学在国家提出“科教兴国”的战略方针,教育部要求,教育教学要改革,课程课堂要改革的战略决策以来,学校在科研创新、实践积累的反复探究中,在走出学校,向先行单位,山东杜郎口中学、河北衡水中学、偃师一中等校的新课程改革的借鉴学习之后,,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针对本校学生的特点,逐步实验,厚积薄发,形成了一套新的课程教学改革模式——“学案导学五步教学法”。并于年三月使这套教学法在全校范围全面实践。
  
  “学案导学五步教学法”其环节包括1、检查学案、了解学情。2、合作探究、交流展示。3、精讲点拨。4、当堂检测。5、归纳总结。
  
  “学案导学五步教学法”是瑞泉中学在教改纵深发展的一次较为科学,具有切实具体的的可操作性的一次大胆的尝新思路。“学案导学五步教学法”较为行之有效,但在实施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解决。笔者根据自己及本校语文教师同仁实践,试分析“学案导学五步教学法”在教学当中使用之优缺。
  
  关键词:导学案;五步导学;教师;学生;
  
  “学案导学五步教学法”
  
  “学案导学五步教学法”其特点是:
  
  1、简便易学,便于操作。
  
  2、能较好体现出学生的主体作用,课堂气氛活跃。
  
  3、教师不再重复演义课文,能较好体现教师的主体作用。
  
  4、由于五个步骤都要体现于每一堂新课中,环环相扣,容量较大,使课堂效率得到较大的提高。
  
  “学案导学五步教学法”的具体操作:
  
  一、检查学案、了解学情(1—3分钟)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一种“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学生被动接受,教学方法单一,注重知识传授,轻视能力培养,注重知识结果,忽视思维过程与方法,课堂教学效率低。“导学案”即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方案,它的使用与新课程理念相适应,是实现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根本转变的有效途径。学生在课前已明确了本节的学习目标和内容要求,提前进入学习状态,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而教师按照学案设计的内容有重点地讲解,学生有重点地听,教学的指向性更加明确。
  
  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10—15分钟)
  
  以学案为载体,以问题为中心,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实现了师生互动和对话交流,改善了传统的教学关系。学生把自主学习中遇到的疑点、难点、重点问题提出,通过与小组同学进行讨论探究,共同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思路。根据问题特点,教师可提问题让大家或一个同学回答;也可以让个别同学黑板展示。教师纠正学生展示或回答中知识性错误或不准确的表达,评价回答或展示的内容,教师汇总学生交流展示中出现的问题,准确把握学生在合作学习中遇到的疑点、难点、重点问题,为精讲点拨做好准备。
  
  三、精讲点拨(15—20分钟)
  
  教师根据学生交流探究中存在的问题,对重点、难点、易错点进行精讲点拨。帮助学生解难答疑,总结答题规律,点拨答题方法与思路。精讲点拨准确有效的前提是教师应具备准确把握课标、教材的能力,能够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即就是教师要有较高的业务素质和协作意识)。做到“三讲三不讲”。“三讲”即:1讲重点;重点指的是对今后学习乃至终生发展有基础性作用的知识和学科思维方法;或从来没接触过的。2讲难点;对大部分同学不会的问题(不同学生可不同)。3讲易错点、易混点、易漏点(根据备课组研究和自己掌握学生的情况);这些都是学生学习过程中易出现问题的地方,也是常考点。“三不讲”即:1学生自学已学会的不讲;2学生通过思考、交流、讨论、探究会的不讲;3讲了也不会的不讲;有些知识虽不超课标,但比较偏,高一、高二学生能力达不到,这些知识

《试析 “学案导学五步教学法”_文学常识》添加时间:2024-09-29;更新时间:2025-04-26



    2024-09-29-3728
投诉与建议
此页面存在的问题*
违法违规
知识错误
抄袭他人
其他原因
问题描述*
联系方式*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