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学素养 > 文学常识
易优作文网——古代诗歌的形象鉴赏_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的形象鉴赏_文学常识


来源:内部资料  纠错

Word格式下载

全文3400字

古代诗歌的形象鉴赏_文学常识

  浙江谢辉根
  
  文学作品总是通过一定的艺术形象的创造来表达特定的思想情感的,文学作品离不开形象塑造,古代诗歌也是如此。古代诗歌中的“形象”,指的是以语言为手段而创造的艺术形象,它既指叙事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也指抒情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更多的则是指古诗中所描绘的融合了诗人思想情感的景或物。诗歌形象根据鉴赏的不同要求,大致可以划分为人物形象、动作形象,景物形象三种类型。
  
  1.人物形象
  
  人物形象包括诗歌刻画的客观人物形象和诗歌抒情主人公的自我形象。鉴赏人物形象要依据诗歌对人物(肖像、行动、语言、神态、心理)描写,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描写和情节设置等方面的特点,着重把握住人物的身份性格、思想感情以及作者对所写人物的感情态度。
  
  【示例1】
  
  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年四川卷)
  
  怀天经、智老,因访之
  
  陈与义
  
  今年二月冻初融,睡起苕溪绿向东。
  
  客子光阴诗卷里,杏花消息雨声中。
  
  西庵禅伯还多病,北栅儒先只固穷。
  
  忽忆轻舟寻二子,纶巾鹤氅试春风。
  
  请简要概括诗中诗人的形象特点。
  
  【解析】
  
  这是一首怀人之作。南渡之后,国破家亡,诗人陈与义过着颠沛流离的客居生活。这年二月,冰雪初融,溪水新绿,诗人客居外地,以诗自娱,观赏杏花,在平淡闲适的生活中想起了窘困多病的友人而轻舟访友。诗歌通过纶巾鹤氅的外貌、睡、忆、寻的动作和早春景物的描写,为我们展现了一位情趣高雅,珍视友情,风流飘逸的诗人形象。参考答案:情趣高雅,珍视友情,风流飘逸。
  
  2.景物形象
  
  景物形象是客观事物在作品中的反映。客观存在的物象和景象融入诗歌中化成诗歌的景物形象,这是客观事物与作者主观的心灵相互交融的结果,构成了诗歌的意象和意境。其特点恰如黑格尔所说,“在艺术里,感性的东西是经过心灵化了的。而心灵的东西借感性化而显现出来。”
  
  鉴赏景物形象要依据景物形象的自然属性,进而把握景物形象的社会属性,从而理解作者借此所表达的情感、抒发的寓意等。
  
  【示例2】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年重庆卷)
  
  渡江
  
  [明]张弼
  
  扬子江头几问津,风波如旧客愁新。
  
  西飞白日忙于我,南去青山冷笑人。
  
  孤枕不胜乡国梦,敝裘犹带帝京尘。
  
  交游落落俱星散,吟对沙鸥一怆神。
  
  指出“吟对沙鸥一怆神”中“沙鸥”意象的作用。
  
  【解析】沙鸥,是诗人们常常用来抒发内心因漂泊无依而伤感的意象。如杜甫《旅夜书怀》“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诗人即景自况以抒悲怀,水天空阔,沙鸥飘零,人似沙鸥,转徙江湖。本诗也是如此。诗人张弼渡江之时,想到自己奔波忙碌(几问津、忙于我),孤身在外(孤枕),思念家乡(乡国梦),朋友零落(交游落落),故而“吟对沙鸥一怆神”。一“怆”字写出了张弼无限的客愁。参考答案:张弼用沙鸥的到处飞翔来衬托自己的孤单漂泊。
  
  【示例3】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年山东卷)
  
  咏山泉
  
  储光羲
  
  山中有流水,借问不知名。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
  
  转来深涧满,分出小池平。恬澹无人见,年年长自清。
  
  这首诗中

《古代诗歌的形象鉴赏_文学常识》添加时间:2024-09-20;更新时间:2025-04-26



    2024-09-20-3579
投诉与建议
此页面存在的问题*
违法违规
知识错误
抄袭他人
其他原因
问题描述*
联系方式*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