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说明
快乐是一种哲学。李渔说:“乐不在外,而在心。心以为乐,则是境皆乐;心以为苦,则无境不苦。”快乐与不快乐的感觉并不单纯是外在的一种状态,更是一种态度,一种对待生活的态度。一个达观的人,无论处于顺境还是逆境,他都能保持快乐的心境。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只有快乐能化解痛苦。只有在经历过痛苦之后所获得的快乐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快乐,这就是我们经常说的痛并快乐着吧。
德国哲学家康德也曾说过“快乐是我们的需求得到了满足”。是的,快乐是一种心理感受,要不要快乐由你自己决定:快乐的多少来自于满足自己内心需求、愿望的多少,快乐的大小来自于内心需求强度的大小,快乐的长短来自于正面焦点关注享受快乐过程的时间长短,快乐的深浅来自于事情在你内心地位的深浅……
每个人都有烦恼,但并非人人都不快乐。普普通通、家境贫寒的平凡人不一定不快乐。地位显赫、身家丰厚的成功人士也不见得终日笑口常开。懂得快乐、善于快乐实在是一种智慧、一种气度、一种气魄。
快乐
作者:梁实秋
天下最快乐的事大概莫过于做皇帝。“首出庶物,万国咸宁。”至不济可以生杀予夺,为所欲为。至于后宫粉黛三千,御膳八珍罗列,更是不在话下。
在穷措大眼里,九五之尊,乐不可支。但是试问古今中外的皇帝于地下,问他们一生中是否全是快乐,答案恐怕相当复杂。西班牙国王拉曼三世(AbderRahmanⅢ,960)说过这么一段话:“我于胜利与和平之中统治全国约五十年,为臣民所爱戴,为敌人所畏慎,为盟友所尊敬。财富与荣誉,权力与享受,呼之即来,人世间的福祉,从不缺乏。在这情形之中,我曾勤加计算,我一生中纯粹的真正幸福日子,总共仅有十四天。”
御宇五十年,仅得十四天真正幸福日子。我相信他的话。宸谟睿略,日理万机,很可能不如闲云野鹤之怡然自得。于此我又想起从一本英语教科书上读到的一篇寓言。题目是《一个快乐人的衬衫》。某国王,端居大内,抑郁寡欢,虽极耳目声色之娱,而王终不乐。左右纷纷献计,有一位大臣言道:如果在国内找到一位快乐的人,把他的衬衫脱下来,给国王穿上,国王就会快乐。王韪其言,于是使者四处寻找快乐的人。访遍了朝廷显要,朱门豪家,人人都有心事,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都不快乐。最后找到一位农夫,他耕罢在树下乘凉,裸着上身,大汗淋漓。使者问他:“你快乐么?”农夫说:“我自食其力,无忧无虑!快乐极了!”使者大喜,便索取他的衬衣。农夫说:“哎呀!我没有衬衣。”这位农夫颇似我们禅门之“一丝不挂”。
常言道,“境由心生”,又说“心本无生因境有”。总之,快乐是一种心理状态。内心湛然,则无往而不乐。吃饭睡觉,稀松平常之事,但是其中大有道理。大珠《顿悟入道要门论》:“有源律师来问:‘和尚修道,还用功否?’师曰:‘用功。’曰:‘如何用功?’师曰:‘饿来吃饭,困来即眠。’曰:‘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