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学素养 > 文学常识
易优作文网——诗歌剖析:意象 情感传达的媒介_文学常识

诗歌剖析:意象 情感传达的媒介_文学常识


来源:内部资料  纠错

Word格式下载

全文1600字

诗歌剖析:意象 情感传达的媒介_文学常识

  作者:林承雄
  
  黎元诗话之十
  
  先请读张执浩的一首小诗:
  
  中国候鸟
  
  你肯定没有见过这么多没有翅膀的鸟
  
  没有羽毛,没有天空
  
  每年此时,他们幻想飞一次
  
  千山万水美好
  
  抵不过那座远在美好之外的空巢
  
  只被几块石头压着的空巢
  
  你肯定无法想象他们匍匐着
  
  穿越这个国度的模样
  
  蜷缩着,单腿站立着,愤怒又兴奋着
  
  你肯定听说过死在途中的候鸟
  
  你甚至亲身体验过死亡
  
  但你还是不明白他们为什么没有翅膀
  
  没有翅膀为什么还有那么强烈的飞翔的愿望
  
  那么拥挤,悲壮,惨烈
  
  你肯定理解不了这是怎样的一种世道
  
  千山万水美好
  
  千山万水莫名其妙
  
  (选自《十月》年4月)
  
  这首诗歌题为“中国候鸟”,全诗写的是“中国候鸟”迁徙的“拥挤、悲壮、惨烈”的情景。但在该诗的语境中,“中国候鸟”寓意所指,稍具当代社会现实印记的读者,都不难揣摩出。诗人虽未明言,但诗歌的意象修饰,已经作了充分的暗示。“没有翅膀”“没有羽毛”,“每年此时,幻想飞一次”,这不禁让我们联想起那些背井离乡在外打工的人们一年一度的迁徙?故乡的家园已成为空巢,他们永远在路上辗转,“你肯定无法想象他们匍匐着”“穿越这个国度的模样”。诗人在意象的延展中借助第二人称“你”,来营构一种对话的场域,让你也来暂时地做一个在场者,谛视,倾听,触摸他们卑微的心跳!“蜷缩着,单腿站立着,愤怒又兴奋着”,这是对本诗核心意象“中国候鸟”的特写式的刻画,这些中国大地大地上最草根阶层的生存图景,如此突兀地横亘在你的眼前。诗人不仅仅刻画了“中国候鸟”的辛苦而恣睢的肖像、神情,更是入木三分地挖开了他们灵魂的痛楚——“没有翅膀为什么还有那么强烈的飞翔的愿望”——这是一种宿命,也是一种悖论!“中国候鸟”的“梦”一次一次在泥泞、坎坷的道路上被撕碎,被碾轧,被掩埋,这究竟是为什么?黑铁一样冷峻而坚硬的现实壁垒下,诗人显然是无助而脆弱

《诗歌剖析:意象 情感传达的媒介_文学常识》添加时间:2024-09-07;更新时间:2025-04-26



    2024-09-07-3274
投诉与建议
此页面存在的问题*
违法违规
知识错误
抄袭他人
其他原因
问题描述*
联系方式*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