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绵竹中学龚志华
《蜀道难》是人教版第五册李杜诗歌单元中最长的一首,全诗二百九十四字。如何快速背诵,而又不易遗忘,这里介绍一种方法——梳理思路记忆法。
这种方法表现为:化整为零,边思边读。
全诗三段。
第一段,按思路首先要应题,可读记如下诗句:
噫吁嚱,危乎高哉!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重点强化“危(高)”和“难”字。
接下来本应该正面描写蜀道难,但李白却用历史传说,言秦蜀不相往来。想到这里,我们读记如下诗句: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重点消化“何(多么)”“茫然(一无所知的样子)”“尔(那)”。
再接下来,诗歌拉回现实,并融入“五丁开山”的神话传说: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天梯石栈钩连何其险,谁敢通过?这是因为蜀道山势的高峻和惊险: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这一节,如何记?笔者认为从角度与写法来思考,前两句是“面”,后两句是“点”,“六龙回日”和“扪参历井”句是想象,而“黄鹤”“猿猱”句是映衬。
以上实际上把第一段化为了四层,第一层总起,第二到四层写蜀道来历。
第二段,李白变换了写作角度,从“问君”二字见出。第二段分为三层来记。
第一层,先设问作答,然后用鸟渲染愁情: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这一层强记两个词,一是“畏途”,一是“愁”。
第二层,是主旨句复现。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