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木辉
“由于”似乎是人们特别偏爱的一个词,故“由于……给”“由于……为”“由于……使”“由于……造成”“由于……导致”“由于……从而”等句式特别流行。或许正因为这样,每年的高考卷语病题几乎都会拿这类句式让考生辨析其有无语病。这类句式到底有无语病,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而从认定“由于”词性的角度去分析,是一个证明观点的重要角度。如年第8期《中学语文教学》刊发的李冲老师的《辨清词性判准正误》(简称《辨清》)一文,就以辨清“由于”的词性为切入点、着力点,并以“由于”后面的语料性质(是否为名词性短语)为“由于”词性的认定标准,认为年江苏高考语文试题病句题D句及类似句子不是滥用介词“由于”的病句。我也参与讨论,谈谈一己之见。
年江苏高考语文试题病句题D句为:
由于青少年心志尚未成熟,好奇心又强,对事物缺乏分辨力,容易被大众媒介中的不良信息诱导,从而产生思想上、行为上的偏差。
对这个句子,李冲老师认为其中的“由于”是连词而不是介词,因而全句没有“滥用介词,缺少主语”的病因,不是“滥用介词,缺少主语”的病句,而是没有语病的句子。
李冲老师的《辨清》首先以《现代汉语词典》及其他语法著作对“由于”的解释为据,以相当多的篇幅论述了“由于”“兼属介词和连词”两种词性(这一点无需证明,因为每一个语文老师都不会偏执到认为“由于”只有一种词性);然后直接引用胡裕树先生主编的《现代汉语》中的说法作为“由于”介词词性及连词性的区分标准:“‘由于’后面如果连接的是名词性词语(组成介词短语),是介词;如果连接的非名词性词语(充当分句),是连词。”并举例说明:
1.由于风大雨打,菜田受损严重。
(“风大雨大”是非名词性短语,“由于”是连词)
2.由于狂风暴雨,菜田受损严重。
(“狂风暴雨”是名词性短语,“由于”是介词)
最后得出结论:“准此看江苏卷‘由于’句,‘由于’后面的‘青少年心智尚未成熟’是主谓短语,属于典型的非名词性词语,这个‘由于’无可置疑是连词,而不是介词。”从而认定全句“无病”。
我认为李老师的分析还可商榷,特别是“由于”介、连词性的认定标准。何为介词?简单地说,就是介入时间、处所、方向、方式、方法、依据、对象、原因、目的等的虚词,它通常与后面的语料组成介宾短语修饰动词形容词,一般不与别的连词配对使用。何为连词?简单地说,就是连接词、短语、分句等的虚词,连接分句时一般要与别的连词配对使用。“由于”可作介词可作连词,如何区别?主要看两点:一看是否需要与别的连词配对使用,需要配对的是连词,无需配对的是介词;二看“由于”连接的语料位置可否变化,可以变化的是介词,不能变化的是连词。必须指出:以“由于”后面的语料性质(是否为名词性短语)为判断“由于”词性的标准并不可靠。下面用拙文《我看“由于……使”》(《中学语文教学》1998.3)中的一个用例说明问题:
3.由于以色列的强硬政策,使巴以和谈受挫。(中央电视台1997年3月11日“新闻联播”,亦见第二天《人民日报》等各大报)
这个句子可变为:
4.由于以色列政策强硬,使巴以和谈受挫。
对以上两个句子及类似句式,一般都认为是病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