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学素养 > 文学常识
易优作文网——解构和整合:文本处理的两个核心环节_文学常识

解构和整合:文本处理的两个核心环节_文学常识


来源:内部资料  纠错

Word格式下载

全文3100字

解构和整合:文本处理的两个核心环节_文学常识

  作者:江苏苏州中学 黄厚江
  
  阅读教学的文本处理,是一个系统的过程。这个过程包含了文本解读——文本解构——内容选择——内容整合等诸多环节。在这个过程中,文本解读和内容选择已经得到了人们广泛的关注。我自己也先后写过不止一篇文章,阐述自己的认识。而文本解构和文本整合还没有得到人们应有的重视。我们以为,文本解构和文本整合是文本处理中不可忽视的两个重要环节。
  
  文本解构,之所以没有得到应有重视,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人们误以为文本解读包含了文本的解构,而事实并非如此。尽管文本解读的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必然会涉及到文本的解构,但文本解读并不必然地包含文本解构,甚至很少真正顾及到文本解构,因为这两者并不是一回事。一般说,文本解读主要是对文本所表达的意义的理解和认识,而文本解构主要是对文本结构(即各部分之间关系)和形式特点的把握。用修电视来打比方,文本解读主要是理解某一电视机的工作原理,而文本解构则主要是对电视机硬件结构的了解和认识。对于修理电视的人来说,这两者同样重要。因此说,一个语文教师应该具有文本解构的基本能力。
  
  文本解构,首先是弄清楚文本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叶圣陶在《语文教学二十韵》中说:“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他还教给我们把握文章思路的具体方法:“看整篇文章,要看明白作者的思路。思路是有一条路的,一句一句,一段一段,都是有路的,这条路,好文章的作者是决不乱走的。看一篇文章,要看它怎样开头的,怎样写下去的,跟着它走,并且要理解它为什么这样走……再往细处说,第二句跟头一句是怎样连接的,第三句跟第二句又是怎样连接的,第二段跟第一段有什么关系,第三段跟第二段又有什么关系,诸如此类,都要搞清楚。”(叶圣陶.认真学习语文[A].见:叶圣陶.语文随笔[M].上海:中华书局,:8.)“要把作者的思路摸清楚,先要看一句跟一句怎样联系,再来看段,一段跟一段怎样联系,一段一段清楚了,全篇文章也清楚了。”(叶圣陶.谈语法修辞[A].见:叶圣陶.语文随笔[M].上海:中华书局,:42.)我们知道,要达到叶老的要求很不容易,但对于一个语文教师来说,这又是必须具备的基本功。
  
  如果说文本的思路分析,是文本的纵向解构;那么对文本各方面内容之间、各种因素之间由局部到局部的分析则是文本的横向解构。我们认为,对文本进行横向解构必须把握文本的三个基本层面。一是文本的意义理解,一是文本的形式理解,一是文本的语言理解。文本的意义理解主要属于文本的解读,但文本的意义理解并不是孤立的存在。文本解构中的意义理解,更主要的是着眼于意义与形式、语言之间的关系。文本的形式理解,主要包含了文章的结构方式、文本的表现手法等内容;文本的语言理解,主要包括文本的语言特点、文章具体句子尤其是关键句的认识和理解等内容。一般说,任何文本的教学都应该立足于这样三个层面。但遗憾的是,我们发现很多阅读教学,或者仅仅是停留于文本意义的层面,甚至是浅层意义的理解,其中比较优秀的也仅仅着眼于不同层面的意义之间的关系解读。也有的阅读教学仅仅只是文本的语言品味,“说说喜欢的句子”是这种做法的流行教学模式。可以说,忽略文本的形式解读,是阅读教学一个比较普遍的问题。
  
  无论是纵向的文本解构还是横向的文本解构,其共同的指向都是从文本中发现教学内容,发现教学资源,发现可教学之处。可以说,文本的解构是教学内容选择的前提。优秀的教师总是能从文本中发现有价值有意义的教学资源,即可教之处。而很多教师之所以不管什么文本都只能面面俱到,因为在他们眼中的文本都是一头完整的“全牛”。也有的教师,教学中

《解构和整合:文本处理的两个核心环节_文学常识》添加时间:2024-11-30;更新时间:2025-04-26



    2024-11-30-3260
投诉与建议
此页面存在的问题*
违法违规
知识错误
抄袭他人
其他原因
问题描述*
联系方式*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