拙政园的窗棂在晨光中泛着木色,我拿着测绘仪,记录着 “与谁同坐轩” 的扇形窗尺寸 —— 这是我参与园林古建保护的第三个月,也是我第一次真正读懂园林的 “匠心”。去年此时,我还觉得园林只是 “好看的公园”,直到跟着园林师傅修复窗棂。我的舅舅是拙政园的古建修复师,他总说:“江南园林的窗棂,是园林的眼睛,能看见四季的变化。” 高中时,我跟着舅舅逛园林,他会指着窗棂说:“这扇形窗框着太湖石,是‘框景’;那圆形窗对着荷花池,是‘借景’。” 可那时我听不懂,直到去年,舅舅带我修复 “听雨轩” 的窗棂 —— 窗棂的木榫坏了,要重新打磨、拼接,每一步都要符合古法。舅舅教我用刨子刨木头,木屑的清香混着木蜡油的味道,让我第一次觉得,园林的每一寸木头,都藏着故事。今年暑假,我们成立了 “园林青年守护队”,队员都是大学生,我们白天测绘园林古建,晚上整理数据,还为游客做讲解,教他们看园林的 “巧思”。有次带游客看 “小飞虹” 廊桥,我指着廊桥的栏杆说:“这栏杆的弧度,是模仿太湖的浪头,走在上面,像走在水上。” 游客听完恍然大悟:“原来园林里藏着这么多学问!” 现在,我们还在网上发布园林保护的科普视频,有个中学生留言:“我以后也要当园林保护师,守护这些美丽的园林。”暮色中的拙政园格外宁静,窗棂的影子落在地上,像一幅流动的画。我站在 “与谁同坐轩” 前,看着舅舅修复好的窗棂,忽然懂了:江南园林的窗棂,不仅框着四季的风景,也框着我们这代人的责任。青年的担当,就是像这窗棂的木榫,既要守住传统的结构,也要让更多人看见园林的美,让千年的匠心,在青春里延续。
苏州易优语文培训,中小学阅读写作同步提升 https://www.Euzw.net/miniform.html
(易优作文点评:标题以 “园林窗棂” 与 “青年守护” 结合,园林文化与青年行动巧妙融合。测绘、修复的动作描写(刨木头、记录尺寸)真实,窗棂的 “框景”“借景” 知识融入自然,科普视频的推广体现时代性。主题紧扣古建保护,地域特色浓厚。缺点是修复过程的技术细节可补充。建议增加木榫拼接的具体步骤(如如何对齐榫卯),强化青年保护的专业性。—— 苏州易优高考作文点睛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