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学素养 > 文学常识
易优作文网——[综合教学]《<论语>选读》的第一课怎么上_文学常识

[综合教学]《选读》的第一课怎么上_文学常识


来源:内部资料  纠错

Word格式下载

全文1300字

[综合教学]《<论语>选读》的第一课怎么上_文学常识

  《<论语>选读》的第一课是《为政以德》,怎么上,能够让学生对于这门课产生兴趣,并且乐此不疲地去学,这很有讲究。在教学《<论语>选读》这门课前,我做过一个学生阅读《<论语>选读》的感受,这种感受可用六个字来概括,那就是单调、枯燥、深奥。原因大致有三点:其一,《<论语>选读》都是文言,即使有注解,子曰子曰太单调;其二,《<论语>选读》都是语录体,背景材料少,一节一节太枯燥;其三,《<论语>选读》多为孔子的话,孔子是大儒,他的思想太深奥。在这种情形下我又认真地研读了《普通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实施意见》对于选修课的要求和《<论语>选读》中《前言》规定的学习要求。《普通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实施意见》对于选修课的要求是:“高中语文选修课程是在必修课的基础上的拓展和提高,有的侧重于实际应用,有的着眼与鉴赏陶冶,有的旨在引导探究与研究。文化论著的研读,应指导学生阅读论著、调查和梳理材料,增强文化意识,学习探究文化问题的方法,提高认识和分析文化现象的能力,吸收优秀文化的营养,参与先进文化的传播。”《<论语>选读》中《前言》规定的学习要求有五点:一是正确理解课文内容,二是探究传统文化在现在社会的地位和作用,三是提高个人精神品质,四是体会并把握阅读文化论著的基本方法,五是进一步培养文言语感。咂摸“课标”和“前言”的要求,两者强调的都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让学生阅读评价文化论著的能力得以提高。
  
  鉴于此,我们在实施教学时,一要帮助学生梳理文言基础知识,整理章节思路,引导学生深入文本,思考文本,领会文本。二要多呈现背景材料,多联系现实生活,以此来调动学生的体验,帮助学生进行课后研习探究题的探究。第三,《为政以德》是《<论语>选读》的开篇,宜慢行不宜快跑,要让学生觉得《<论语>选读》有所学,耐咀嚼。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
  2、通过朗读和探讨引导学生了解孔子的为政主张。
  3、理解推行德政对于国家和百姓的重要意义。
  
  重点:把握德政的内涵。
  
  难点:课后研习探究题的探讨乃至领会。
  
  课时安排:3课时(包括课前学习一课时)
  
  课前学习:
  1、了解孔子的生平及人格世界。
  2、了解《论语》的精神内涵。
  3、了解孔子提出“为德以政”主张的背景。
  
  教学引导:
  一、解读“德”字、导入新课:
  由“德”的本义——心正为德引入课文的学习。
  二

《[综合教学]《选读》的第一课怎么上_文学常识》添加时间:2024-09-20;更新时间:2025-04-26



    2024-09-20-3752
投诉与建议
此页面存在的问题*
违法违规
知识错误
抄袭他人
其他原因
问题描述*
联系方式*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