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陕西三原北城中学 任文兴
文言文是高考三大阅读考查之一,为高考必考内容。之所以年年考,是因为它承载了我国几千年的灿烂的传统文化,承载着几千年的中华历史文明,蕴含着需要我们批判地继承的精神财富,需要我们一代一代的传承下去。由此可见,文言文的“教”与“学”是何等之重要。
一、文言文的“教”与“学”的现状
时下,对学生来说文言文无疑是“天书”,晦涩难懂,敬而远之,一年又一年的靠着“译文”挺了过来,提起文言文就头痛,早已失去了兴趣和信心。对有些教师来讲,不愿意也不喜欢教授文言文,甚至望之生畏;有些教师凭借自身扎实的古代汉语功底,逐字逐句疏通全文字面意义,不论篇幅多长。尽心尽力地帮助学生学习文言文,教给学生文言文知识,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教师主动地教,学生被动地学”的局面没有多大的改观,教师在课堂上个个讲得口干舌燥,筋疲力尽,粉笔末满身,嗓子失声。学生听得头昏脑胀,昏昏欲睡,醒了再睡。天天如此,年年这般。教师累,学生苦,教学效果甚微或者学生没有发展。
如何让“教师教得有效,学生学得愉快,考试考得满意”呢?怎么让学生学得“多”、学得“快”、学得“好”、学得“轻松”呢?这就涉及到“教”法和“学”法问题。
二、“教”“学”文言文贵在理念
如何有效地提高文言文的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文言文素质,是千千万万语文教师苦苦思考的问题,这是对“教法”的探索。如何更好地提高自己文言文能力,让自己在高考中尽可能取得好成绩,这是数以万计的莘莘学子梦寐以求的想法,这是对“学法”的思考。“教法”与“学法”的探索固然重要,但我以为更重要的是“教学理念”。我们为什么要学习文言文?学习文言文的目的是什么?明确了这一个问题,方能探索出行之有效的“教法”和“学法”。在应试教育思想的长期影响下,仍然有部分教师和学生急功近利,简单地认为高考考什么我们就讲什么学什么,高考不考的我们就可以不讲不学。比如:不考文学常识了,就没必要讲解学习了,或者没必要详细讲解学习了;考纲中没有提到定语后置,就以为不用讲了,也不用学了;教材上没有要求背诵的篇目,就不用也不去背诵等等。这些看法到现在仍然存在,这不利于我们的文言文教学,不利于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的提高,不利于我们对传统文化批判地继承。
三、“教”好“学”好文言文贵在积累
基于上述理念,教师在常规教学中应该以学生喜闻乐见的、灵活多样的方法进行教学,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课堂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学习,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程度越高教学效果也就越好。实践已经证明:教师认真地教,学生未必在认真地学,甚至没学。为此,教师应该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培养学生以下几方面的能力。首先,指导学生掌握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