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林承雄
黎元诗话之九
意象结构的情感张力
先请读张执浩的一首小诗:
一群羊想过铁路
张执浩
一群羊想过铁路
一列火车在正前方
这是我第几次看见这样的景象?
绵羊柔软
火车粗暴
这是我第几次这样说?
痛苦的时刻是需要作出抉择的时刻
我一会儿是头羊
一会儿是火车头
而铁轨向前伸,蒸汽越来越浓
一群羊走在雾中
一列火车走在雾中
它们并行
它们穿过我日常的空洞
而我什么也没有看到,也没有看到
是什么东西在挤压我的喉咙
(选自《十月》年4月)
这首小诗的母题是关于乡村与城市的文明发展进程的反思。大的命题而以若干简约的意象结构来反映,驾轻就熟,给人以隽永的回味空间。
这首诗的意象极其单纯:羊、火车、铁路、前方、雾、铁轨、蒸汽、喉咙。诗人以第一人称的视角将这些意象组织成脉络清晰的意象群落,逐一呈现在读者面前。1-3行是第一单元,写“我”之所见,揭示行进中的“矛盾”;4-6行是写“我”之所言,申明个体情感之经验,呈示另一种精神深处的矛盾——“柔软”与“粗暴”的对立,悬念也埋设在这矛盾对比中。第7行是一处情感的弹射,是意象结构张力的第一次辐射:“痛苦的时刻是需要作出抉择的时刻”,冷峻的语言之下,是埋藏的批判的刀锋。8-10行是意象矛盾结构的强化,聚焦到“我”的思想情感的深层,“头羊”与“车头”的幻像的左右拉锯,“我”面临的是撕裂的精神之苦,“而铁轨向前伸,蒸汽越来越浓”,印证了火车的粗暴、颟顸、倔强、偏执、无可商量与回旋,对立与矛盾进一步升级。11-13行是意象结构的一次缓冲,“雾中”并行,暗示一种方向的茫然,一种错失。14-16行在庸常场景的回环中将意象结构的情感张力再次辐射出,“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