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学素养 > 文学常识
易优作文网——诗歌剖析:诗歌中的柔性_文学常识

诗歌剖析:诗歌中的柔性_文学常识


来源:内部资料  纠错

Word格式下载

全文800字

诗歌剖析:诗歌中的柔性_文学常识

  作者:黎元
  
  崇高与优美,并非对立的,而常常表现为统一的圆融。阳刚有阳刚的伟岸,阴柔有阴柔的震撼。性别角色在诗歌写作中常常是交错或说易位的。譬如,唐代诗歌中大量的代拟体,男性诗人以女性视角写闺怨诗写宫廷诗,都是典例。亲情之爱是文学永恒的母题,这一母题永远是常写常新的。读冰心的《繁星·春水》篇,那种类型的小诗犹如炎炎夏日里的雪梨,入口清冽而甘芳,透心的清凉,让灵魂为之洁净。其妙处正在于意象建构的单纯,语言表达的清丽。例如:
  
  “母亲呵!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冰心《繁星·春水》一五九)
  
  象与意合,境与情谐,浑然无滓,一片冰心,晶莹剔透,这样的柔性之美的力量一样是震撼人心的。
  
  女性诗人可以从容做到这一点,大半是源发于其本真的伟大而厚重的母性。那么,男性诗人呢,抒写这样的纯真浑朴的情感,也一样可以,则是仁慈父爱的本然。
  
  且看:
  
  女儿是我的,没想到也是祖国的
  
  一道题得到解答,她兴奋地
  
  写下:一棵草是草原的,小鹿是森林的
  
  我是祖国的花朵
  
  夜深人静,星光在上
  
  祖国的花朵睡在我的身边
  
  辽阔的,东南西北,海洋或者大陆
  
  遨游一遍,一架纸飞机就够了
  
  女儿那么小,还需要呵护
  
  但她在梦中小了,我的理解
  
  就是祖国笑了
  
  ——林典铇《日记:我是祖国的花朵》》(选自《青年文学》中旬刊年6月号)
  
  这样的诗歌,语言之干净,意象之单纯,意境之清空,直达人心。文本散发着童稚的气息,是满盈盈的爱意呵,恰如掐得出浆汁的嫩草叶。这是柔性的光辉,从中我们可以看到父爱宽广,也能品味到母性迁移而来的那种无处不在的荫蔽。从孩童语言中偷词窃句,像孩童一样的驰骋无遮拦的幻想,这样,诗歌语言免遭世故之尘染,庶几有望。()
《诗歌剖析:诗歌中的柔性_文学常识》由易优作文网(www.euzw.net)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作文培训

《诗歌剖析:诗歌中的柔性_文学常识》添加时间:2024-10-26;更新时间:2025-04-26



投诉与建议
此页面存在的问题*
违法违规
知识错误
抄袭他人
其他原因
问题描述*
联系方式*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