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曲教室的古戏台上,十几双水袖在空中划过弧线 —— 有的像春日的柳絮,轻盈飘忽;有的像太湖的波浪,舒展柔和。我攥着自己的水袖,手心全是汗,刚才的练习又失败了,水袖不仅没甩起来,还缠在了手腕上。
“别急,跟着我来。” 陈老师走过来,她穿着淡紫色的昆曲戏服,水袖在她身上仿佛有了生命。“甩水袖要‘提、扬、抖、收’,手腕要松,胳膊要柔,就像在湖边拂过水面。” 她边说边示范,水袖从她指尖滑出,轻轻落在身前,像一片花瓣。
我学着陈老师的样子,先提肩,再扬臂,手腕轻轻一抖 —— 水袖终于飘了起来,虽然还不够流畅,但比之前好多了。陈老师笑着点头:“昆曲讲究‘以形传神’,水袖甩的不只是动作,更是情绪。比如《牡丹亭》里的杜丽娘,甩水袖要柔,要藏着相思;《霸王别姬》里的虞姬,甩水袖要刚,要带着悲壮。”
之后的社团课,我每天都提前去练习。对着镜子调整姿势,跟着昆曲唱段找感觉,手臂酸了就揉一揉,手腕肿了就贴块膏药。有次练习《游园惊梦》的选段,我跟着唱腔甩动水袖,当唱到 “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 时,水袖在空中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刚好落在胸前 —— 那一刻,我忽然懂了陈老师说的 “以形传神”,仿佛自己真的成了戏里的杜丽娘。
现在我已经能熟练地甩水袖了,每次在学校文艺汇演上表演,看到台下观众的掌声,我都特别骄傲。陈老师说:“你们年轻人学昆曲,就是在给这门老艺术注入新生命。” 我看着自己的水袖,忽然明白:传承不是把文化锁在博物馆里,而是像甩水袖一样,用青春的力量,让它在新时代里,绽放出更美的光彩。 苏州易优中考语文培训,吴老师语文课(Tel:181-1815-9898)
易优作文名师点评:
本文将昆曲水袖技艺与文化传承结合,戏台、戏服、唱段等元素凸显苏州文化特色。通过 “学甩水袖” 的过程,展现对昆曲的热爱与传承的决心。细节描写生动,情感积极。不足在于对昆曲其他技艺的描写可稍作补充,如唱腔练习的细节。建议增加 “我” 教低年级同学甩水袖的情节,体现传承的延续。整体结构清晰,语言流畅,符合高中生写作风格。
数百名学生高考语文提分20分以上,高考语文成为优势学科,咨询报名:181-1815-989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