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的苏州昆剧院,古色古香的戏台前坐着一群穿着练功服的孩子,他们是 “兰芽班” 的学员,最小的才十岁,最大的和我差不多大。戏台的木雕花窗透着光,落在孩子们扬起的水袖上,像撒了一层碎金。
我第一次看他们排练是在去年秋天,那天他们练的是《牡丹亭》里的 “游园惊梦”。领唱的女孩叫林溪,她的声音清亮婉转,像山塘河的流水,绕过戏台的飞檐,飘向院子里的桂花树。“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唱到这句时,她的水袖轻轻一扬,仿佛真的拂过了满园春色。
休息时,我和林溪聊了起来。她说自己是跟着奶奶听昆曲长大的,第一次在平江路的小戏台听《牡丹亭》,就被那婉转的唱腔吸引了。“刚开始练基本功特别难,压腿、练唱腔,每天都要练几个小时,有时候累得不想练了,就想起老师说的‘昆曲是苏州的根,我们得把根留住’。” 她说着,指了指戏台旁的展板,上面贴着老艺人的照片,还有 “兰芽班” 成立十年来的演出照片,从黑白到彩色,记录着昆曲传承的痕迹。
有次 “兰芽班” 在平江路的古戏台演出,台下坐满了观众,有白发苍苍的老人,也有和我们一样的年轻人。当孩子们唱起熟悉的唱段时,有位老奶奶跟着轻轻哼唱,眼角闪着泪光。林溪说,那一刻她忽然明白,自己唱的不只是昆曲,更是在传递一种情感,一种属于苏州的文化记忆。
现在的 “兰芽班” 越来越热闹,有更多的孩子加入进来。每次路过昆剧院,听到戏台上传来的唱腔,我就想起林溪的话。昆曲就像苏州园林里的古松,历经岁月却依旧挺拔,而 “兰芽班” 的孩子们,就是松树下的新芽,带着青春的力量,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里,开出更美的花。正如老师所说:“传承不是守旧,是让老祖宗的智慧,在我们手里焕发生机。”
易优语文培训,苏州阅读写作同步提升 https://www.Euzw.net/miniform.html
易优作文名师点评:
本文以 “兰芽班” 传承昆曲为核心,将文化传承主题与苏州昆曲艺术紧密结合,戏台、水袖、《牡丹亭》等元素的描写,凸显苏州文化特色。通过林溪的故事,展现青春力量对传承的作用,情感真挚。不足在于对昆曲艺术特点的介绍稍显简略,可增加具体唱段、动作的细节描写。建议结合现代传播方式,探讨昆曲如何吸引更多年轻人,提升文章深度。整体结构完整,语言优美,符合高考作文要求。
数百名学生高考语文提分20分以上,高考语文成为优势学科,咨询报名:181-1815-989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