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学素养 > 文学常识
易优作文网——课文《老王》的三个关键词解读_文学常识

课文《老王》的三个关键词解读_文学常识


来源:内部资料  纠错

Word格式下载

全文3200字

课文《老王》的三个关键词解读_文学常识

  江苏省泰州中学 董旭午
  
  杨绛在《老王》这篇散文的最后真诚地写道:“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这句话中三个关键词,即“不幸”、“幸运”、“愧怍”。可以这样讲,这三个词分别从不同角度揭示了这篇纪实性抒情散文的内涵。这其中,“不幸”是针对文章主人公“老王”讲的,而“幸运”和“愧怍”则是针对作者自己而言的。
  
  那么,老王的“不幸”究竟体现在哪里呢?最近听了几节公开课,也看了些“优秀”课例,授课教师似乎都只关注到了老王自身的不幸。什么他“有个哥哥死了,有两个侄儿‘没出息’,此外就没什么亲人”啦;什么他“只有一只眼,另一只是‘田螺眼’,瞎的……”,就是那只好眼也患有夜盲症啦;什么他是个老光棍,只靠一辆破旧的三轮车活命啦;什么只住在一个破破落落的大院,家里穷得叮当响了啦等等。由老王的身体再到他家庭和生活现状,可谓抓得比较准,概括得也比较全面。有的教师甚至还用多媒体列出表格,让学生从老王的身体、家庭、生活、情感等角度来思考老王的“不幸”,当堂做填空题,以求让学生较全面地理解和把握。但笔者认为,老王的“不幸”还远不止这些,他更深重的不幸还在于作者对老王的善良、爱心、尊严甚至人格的不够尊重。此话怎讲?不妨请先看看朴实、厚道、善良的老王是如何真心实意、巴心巴肝、像对待亲人一样关爱作者一家人的吧:
  
  送冰:老王给作者楼下人家送冰,愿意给我们家带送,车费减半。作者一家不要他减半收费。送的冰比却他前任送的大一倍,还要抱着冰上三楼,代作者放入冰箱,而且冰价相等。
  
  接送人:老王用平板三轮运送作者的丈夫,还故意在三轮平板的周围装上半寸高的边缘,怕主顾掉落下来。老王送作者的丈夫上医院,坚决不肯拿钱,拗不过作者,拿了钱却还不大放心。
  
  送鸡蛋和香油:老王病得就像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了,临死前还是坚持亲自把自己没舍得吃的一瓶子香油和一包鸡蛋送给了作者一家,以表示谢意。
  
  再看看作者是怎么对待老王的:
  
  老王就住在一个荒僻的小胡同里的一个破破落落的大院,里面的几间小屋都塌败了,作者从来没有进去看过,更没给老王送过什么东西。
  
  老王很理解作者的处境,送她丈夫去医院坚持不要钱,而作者却执意给,根本就不理解和尊重老王的心,甚至认为自己在用钱接济老王。
  
  身体极度虚弱、“稍一弯曲就会散成一堆骨头”的老王亲自给作者送来鸡蛋和香油后回家了,作者竟没有让老王坐会儿,也没有送他下楼梯,更谈不上把他送回家了,只是站在自家的楼梯口望着他“直着脚一级一级下楼去”,只是“担心他半楼梯摔倒”而已。
  
  回家第二天,老王就死了。可十多天后,作者才从老王同院的老李那里获悉。如果不问老李的话,可能就永远也不知道了。要知道,老王在临终前一天还给作者一家送香油和鸡蛋呢——他大概已经知道自己的大限将至了,就把自己仅有的、还未来得及吃的香油和鸡蛋送给了他最亲近的人——作者一家。老王要表达自己作者一家的谢意,但作者却还是执意给他钱,用钱去买老王对他们一家的关爱和感恩。
  
  这里,我们不妨再深究一下。当时正值“文化大革命”时期,杨绛夫妇是被批判被打击的对象,是“牛鬼蛇神”一类,是所有工农阶层所不愿意接触的对象。老王是地地道道的工农阶层的人,按理他该是不屑于与作者一家有所交往的,也就更谈不上主动去帮助他们了。因为,一不小心自己还很可能受到牵连,成为立场不坚定、同情“牛鬼蛇神”的坏分子。可见,老王对作者一家的热心与帮助应该是发自内心的,是对杨绛一

《课文《老王》的三个关键词解读_文学常识》添加时间:2024-11-02;更新时间:2025-04-26



    2024-11-02-3647
投诉与建议
此页面存在的问题*
违法违规
知识错误
抄袭他人
其他原因
问题描述*
联系方式*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