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素材 (40691010)
易优作文网——(春秋战国)【商鞅之死】商鞅怎么死的

(春秋战国)【商鞅之死】商鞅怎么死的


来源:苏州易优语文阅读写作培训   纠错
2025-05-12

Word格式下载

全文1010字


  商鞅(约前395年—前338年),卫国人,战国时期政治家、思想家、改革家,先秦法家的代表人物。公元前356年,商鞅应秦孝公求贤令到了秦国,并说服秦孝公实行变法图强,也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商鞅变法”。秦国经过商鞅变法,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可以说商鞅的变法对秦国的崛起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以后秦国统一六国奠定了坚实基础。
  历史上的商鞅怎么死的?这样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却在风烛残年之际惨遭车裂酷刑而死,全家抄斩,不得善终。根据《史记·商君列传》记载:秦孝公卒,太子立。公子虔之徙告商君欲反,发人捕商君。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徇,曰:“莫如商君反者!”遂灭商君之家。
  公元前338年,秦孝公去世,秦惠王即位。公子虔等人向秦惠王告发商鞅“谋反”,于是秦惠王下令抓捕商鞅。商鞅逃亡,到了边关的时候,打算住宿客舍,客舍主人不知道他就是商鞅,看到他没有带凭证,就告诉他商鞅定下的法令,留宿无凭证的客人是要被治罪的。商鞅无奈,就想到魏国去,但魏国因他生擒公子昂,拒绝让他入境。商鞅回到自己的封邑,举兵抵抗,最终失败,被秦惠王下令处以车裂之刑(即五马分尸)。
  商鞅以法治国,变法的一个核心内容是集权,削弱贵族阶层的权力,强化王权。这种集权符合了秦王的利益,却因此得罪了不少秦国贵族。甚至连在秦惠文王还是太子的时候就曾公开批评商鞅的变法,于是两人产生分歧,商鞅以“太子犯法,他的师傅应当替他受罚”为由,竟然把太子的两个师傅处以割鼻、刺字的刑罚。
  商鞅的“狠”端正了风气,强大秦国实力,也为自己赢得了高官厚禄、领地封赏。但商鞅的刻薄寡恩、不近人情、位高权重让他树敌太多,一旦失势,将万劫不复。
  商鞅的变法改革,动摇了贵族王权的势力,因此得罪了不少王孙贵族,秦孝公担心他日后有难,在临死前建议他离开秦国,或者隐居避世。可惜商鞅没有及时功成身退,最后还是没有逃离掉秦惠文王的手掌心,被处以车裂之刑。秦惠文王害怕商鞅的势力,结果又灭了他三族。
  对商鞅的死,有人幸灾乐祸,也有人为之喊冤叫屈。幸灾乐祸者认为商鞅是自作自受,最终死在了自己制订的酷刑上,最高兴的不是秦惠文王,而是秦国的贵族阶层,是那一大批的“特权阶级”。喊冤者认为商鞅一心为秦国的崛起不遗余力,为秦国的壮大作出极大贡献,最后却落得如此下场,实在是不公平。
  【商鞅之死】商鞅怎么死的?曾经风光无限的商鞅,最后落得车裂的下场,善其始而未能善其终,其结局让人可悲可叹。



小学语文题库,初中语文题库,高中语文题库



投诉与建议
此页面存在的问题*
违法违规
知识错误
抄袭他人
其他原因
问题描述*
联系方式*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