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前几天,妈妈说要带我去葑门横街买青团子,还要买艾草回家做清明粿,我早就想吃青团子了,一早就跟着妈妈出门了。
到了葑门横街,街上特别热闹,两边的摊子摆得满满的,有卖新鲜蔬菜的、卖水果的,还有好多卖清明菜和艾草的摊子。艾草绿油油的,带着一股淡淡的清香,妈妈说用艾草做的青团子才正宗。我们走到一家老字号青团店,队伍排得好长,有豆沙馅、肉松馅、芝麻馅的青团子,一个个绿绿的,像小小的翡翠。妈妈买了一盒,我迫不及待地拿了一个,咬了一口,糯叽叽的,甜甜的豆沙馅流出来,还有艾草的香味,特别好吃。
买完青团子,我们还买了一把艾草,准备回家做清明粿。回到家,外婆已经准备好了糯米粉,我帮外婆摘艾草的叶子,把老茎扔掉。外婆把艾草煮了煮,和糯米粉混在一起揉面团,我也伸手帮忙揉,虽然揉得手上都是绿色的粉,但特别开心。
妈妈坐在旁边,给我讲清明节的习俗,说清明节要扫墓、踏青、吃青团子,是为了纪念祖先,也是为了迎接春天。我听着妈妈的话,看着手里的艾草,觉得清明节既有怀念的味道,也有春天的味道。
晚上,外婆把做好的清明粿蒸好,全家围坐在桌子旁吃,我吃了两个,觉得比买的还好吃。想着葑门横街的热闹和手里的清明粿,我觉得清明节真有意思,以后每年清明节,我都要和妈妈去横街买青团子,帮外婆做清明粿。
苏州易优作文名师点评:
作文将清明节习俗与葑门横街结合,买青团、摘艾草等细节真实,充满生活气息。语言符合儿童视角,情感真挚。不足是清明粿制作过程描写简略,若加 “外婆教我把面团搓成小圆球” 更具体。建议补充 “我帮妈妈拎菜篮子” 的细节,让横街之行更完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