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春节,我跟着爷爷奶奶逛苏州平江路的场景,到现在想起来还像刚发生一样。那天早上,天刚蒙蒙亮,奶奶就把我叫起来,说要去平江路买新鲜的春卷皮,还能顺便尝尝巷子里的桂花糖粥。
我们走在平江路的青石板路上,脚下的石板被雨水润得发亮,路两边的老房子挂着一串串红灯笼,像给房子戴了红色的项链。路过一家苏式糕点铺时,老板正把刚炸好的春卷摆出来,金黄的春卷冒着热气,香味一下子钻进我的鼻子里,我拉着奶奶的衣角,忍不住多闻了好几下。奶奶笑着说:“别急,晚上年夜饭咱们也做,让你吃个够。”
中午的时候,平江路越来越热闹,有提着菜篮子的阿姨,有拿着相机拍照的游客,还有卖糖画的老爷爷,他手里的勺子在石板上一挥,一只小兔子形状的糖画就做好了,亮晶晶的,好看又好吃。我拿着糖画,跟着爷爷奶奶走到平江河边,河水清清的,岸边的柳树还没发芽,但枝条上挂着小红灯笼,风一吹,灯笼轻轻晃,影子落在水里,像水里也藏着好多小太阳。
晚上回到家,奶奶和妈妈在厨房忙着做年夜饭,有松鼠鳜鱼、响油鳝糊,还有我最爱的春卷。爷爷坐在客厅里,打开收音机听评弹,软糯的苏州话从收音机里飘出来,和厨房里的炒菜声混在一起,特别热闹。吃饭的时候,全家人围坐在桌子旁,爸爸给爷爷倒了酒,我给奶奶夹了一块春卷,奶奶笑着说:“我们囡囡长大了。” 窗外偶尔传来几声鞭炮声,我看着桌上的菜,听着家人的笑声,觉得心里暖暖的。
现在想起那天,我好像还能闻到桂花糖粥的甜香,看到平江路的红灯笼。王安石说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原来在苏州的春节里,这份温暖和团圆,就是最好的 “屠苏酒” 呀。
苏州易优作文名师点评:
本文以苏州平江路为背景,将春节氛围与苏式生活深度融合,青石板路、红灯笼等元素让场景鲜活。环境描写前后呼应,比喻手法贴合儿童视角,情感真挚。不足是春卷制作过程描写简略,若加入 “我帮奶奶撕春卷皮” 的细节会更生动。建议补充参与制作年货的片段,丰富内容层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