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区花坛旁的榕树下,住着一只流浪猫。它全身是橘白相间的毛,右前爪少了一小截,尾巴总是翘得高高的,像根小旗子。每天放学,我都会绕到花坛边,看看这只 “小橘”。
周末的早晨,我带着泡软的猫粮去看它。晨光透过榕树叶子,在地面拼出斑驳的光影,小橘正蜷缩在纸箱里 —— 那是楼下张奶奶给它搭的窝,纸箱上贴了张纸条:“请善待它”。听到我的脚步声,小橘慢慢探出头,琥珀色的眼睛盯着我手里的饭盒,耳朵轻轻往前竖。
我把猫粮倒在纸盘里,往后退了两步。小橘犹豫了一下,小心翼翼地走出纸箱,爪子踩在草地上,留下浅浅的梅花印。它先凑到纸盘边闻了闻,然后低下头小口吃起来,胡须一翘一翘的,尾巴偶尔轻轻扫过地面。我蹲在不远处,看着它吃饭的样子,心里软软的 —— 原来流浪的小动物也这么可爱。
有一次下雨,我特意撑着伞去看小橘。纸箱被雨打湿了一角,小橘缩在里面,浑身的毛都贴在身上,看起来瘦瘦的。我把带来的旧毛巾铺进纸箱,它竟然凑过来,用脑袋轻轻蹭了蹭我的手背,毛茸茸的触感让我心里一暖。
后来,小区里很多人都开始照顾小橘:李叔叔会带火腿肠,王阿姨会换干净的水。现在小橘胖了不少,毛色也亮了,有时候还会跟着小朋友在花坛边跑。看着它越来越活泼,我突然觉得:一点小小的善意,就能给流浪的小动物一个温暖的家。 苏州易优语文培训,中小学阅读写作同步提升 https://www.Euzw.net/miniform.html
(易优作文点评:标题明确观察对象与场景,符合五年级观察作文 “细致观察” 的要求。内容按 “外形 — 喂食 — 雨天 — 众人照顾” 展开,环境描写(榕树光影、雨天纸箱)贴合场景,“探出头”“蹭手背” 等动作刻画猫的可爱,“心里软软的”“心里一暖” 的心理描写传递关爱。细节上 “梅花印”“胡须翘动” 生动。缺点是对 “小橘受伤的爪子” 描写较简,可补充 “它走路时,受伤的爪子会轻轻踮着,不像其他爪子那样用力”。改进建议:增加爪子受伤的细节,让对猫的心疼更具体,关爱小动物的主题更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