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天晚上,我正坐在书桌前翻一本旧版的,窗外下着小雨,茶杯里的热气一圈圈往上飘.女儿从房间探出头来:"爸爸,老师让写一篇关于'诚信'的作文,我又卡住了....每次都是狼来了,曾子杀猪,我都写吐了!"我笑了,合上书说:"要不要听个新故事?两千七百年前,有个叫重耳的人,逃亡十九年,靠一句承诺翻身成了霸主." 易优语文培训,(TeL:181-1815-9898)苏州阅读写作同步提升
她眼睛一亮,搬了个小板凳坐到我旁边.那一刻我就在想:其实咱们老祖宗留下的春秋故事,哪只是打仗称霸?那里面藏着多少做人的道理,又有多少写作文时能让人眼前一亮的好立意啊. 语文提分好帮手,易优语文题库 https://cs.euzW.net
易优语文培训,苏州阅读写作同步提升 https://www.Euzw.net/miniform.html
一个落魄公子的"信用存款"
重耳,晋国的公子,年轻时因为宫廷内斗被迫流亡.他一路颠沛流离,饿过,被人追杀过,最惨的时候连口热水都喝不上.可就是在这样狼狈的境地里,他还记得自己许下的诺言. 苏州易优语文阅读写作培训,家长信赖,学生喜欢。 hTtps://wWw.euzW.net
有一次他逃到楚国,楚成王问他:"你要是回了晋国当上国君,打算怎么报答我?"重耳没拍马屁,也没空口许愿,而是认真地说:"若两国交战,我愿退避三舍."----也就是后撤九十里.这话当时听着像客套,可后来真的打起来了,他说到做到,哪怕手下将领急得跳脚,他也坚持履行诺言.
苏州易优中考语文培训,吴老师语文课(Tel:181-1815-9898)
你看,这不就是"诚信"吗?但比起"狼来了"的教训式故事,重耳的故事更有层次:他的诚信不是为了讨好谁,而是一种人格底气;不是一时冲动,而是贯穿一生的选择.用这个素材写作文,立意可以是"真正的信用,是在没人监督时依然守住的底线",是不是比"做人要诚实"深刻多了? 易优语文培训,(TEL:181-181-5-9898),苏州中小学生阅读写作同步提升
而且孩子们容易记住----毕竟谁不爱看逆袭剧呢?一个落魄公子靠着"守信"攒人品,最后居然成了春秋五霸之一,这不比干巴巴的道理香? 苏州易优语文培训,中小学阅读写作同步提升 https://www.Euzw.net/miniform.html
易优语文培训,(TeL:181-1815-9898)苏州阅读写作同步提升
管仲射钩,鲍叔牙却说"他忠于其主"
再说个让我特别感慨的故事:管仲和鲍叔牙.
他们俩是发小,一起做生意,一起闯江湖.后来各为其主----管仲辅佐公子纠,鲍叔牙跟着公子小白(就是后来的齐桓公).两人打得不可开交,管仲甚至一箭射中了小白的衣带钩,差点要了他的命.
可等小白当上国君,要清算仇人时,鲍叔牙非但没让管仲偿命,反而推荐他当宰相!理由是:"他那一箭,不是不忠,恰恰是因为太忠了----他忠于自己的主公."
这句话我一直记到现在.我们常教孩子"对就是对,错就是错",可现实哪有这么简单?一个人的行为,得放在他的立场,责任和情感里去看.管仲那一箭,从敌方角度看是暗杀,但从他自己角度看,却是尽责.
如果你的孩子写"宽容""理解他人"这类主题,用这个例子多好?别说"我原谅了同桌弄坏我的笔"这种小事了,直接拉到历史舞台:真正的理解,是能看见别人行为背后的忠诚与无奈.
作文立意可以往"换个角度,仇人也能成为知己"走,或者更深一点:"评判一个人,别只看结果,先问动机."这样的文章,阅卷老师一看就会觉得----这孩子有点思想.
晏子使楚,不卑不亢才是真自信
再讲个特别适合小学生模仿的榜样:晏子.
他个子矮,出使楚国时,楚国人故意不开大门,只开了个小门让他钻.换作一般人,要么恼羞成怒,要么忍气吞声.可晏子怎么说?他站在门外淡淡一笑:"出使狗国,才从狗门进.我现在是来访问楚国的,该走人门吧?"
一句话,既没骂人,也没低头,反而把对方架住了.最后楚王只好开门迎接.
还有一次,楚王当众羞辱他说:"你们齐国没人了吗?派你这么个小个子来?"晏子不慌不忙:"我们齐国人多得肩膀挨着肩膀,脚尖碰着脚跟,光是袖子就能遮住太阳,挥汗如雨.不过嘛,贤明的国家派贤人,不肖的国家派不肖的人.我最不成器,所以就被派到这里来了."
全场哗然,楚王哭笑不得,反倒更敬重他了.
你说,这是不是绝佳的"自尊与智慧"范本?很多孩子写"我不怕被嘲笑"这类作文,总爱写考试考砸了,体育课摔跤了,然后咬牙站起来.可晏子告诉我们:真正的强大,不是嗓门大,也不是逞强,而是在被轻视时,依然保持清醒和风度.
让孩子学一学这种语言艺术吧.不是教他们顶嘴,而是学会用智慧回应挑衅.作文里引用一句"使狗国者,从狗门入",再分析其中的逻辑与胆识,立马就显得与众不同.
一个小动作,藏着大格局
最后说个细节,我一直觉得特别动人.
晋文公重耳终于回国即位后,曾经跟着他流亡的老部下们纷纷邀功请赏.只有一个叫介子推的人,默默回家奉养老母亲,什么都没说.有人替他打抱不平,他却说:"献公的儿子那么多,天意选了他,有些人却当成是自己的功劳,太可耻了.我不愿和他们同列."
更让人唏嘘的是,后来晋文公烧山逼他出来做官,他宁死不出,最终被烧死在山中.第二年,晋文公下令全国在这天禁火寒食----这就是"寒食节"的由来.
这个故事表面看是"淡泊名利",但细想一层:介子推的沉默,其实是一种极致的忠诚.他不是不想要回报,而是觉得有些事本就不该用来交换.他的清高里,有对初心的守护.
如果孩子写"低调""奉献""不忘初心",为什么不试试这个故事?比起"雷锋叔叔下雨送大娘"这种已经被用烂的例子,介子推的故事更有文化厚度,也更容易引发思考.
你可以引导孩子这样立意:"有些付出,从一开始就不是为了被看见."或者:"真正的高尚,是连自己都不觉得自己高尚."
这样的句子,出现在小学高年级或初中作文里,绝对能让老师多看两眼.
---
写到这里,雨已经停了.女儿趴在我桌上,用铅笔歪歪扭扭地写着她的作文草稿,标题是.我没去打扰她,只是轻轻给她倒了杯温牛奶.
其实我一直相信,历史不是老古董,它是一面镜子,照得出人心,也照得出写作文的巧思.那些活在竹简上的古人,他们的选择,挣扎,智慧,远比我们课本里几行字丰富得多.
下次孩子又为抓耳挠腮写不出作文发愁时,不妨翻开一本春秋故事.不一定非要背年代,记人名,只要讲一个让他们心头一震的情节,也许灵感就悄悄来了.
做人和写文,本来就是一回事.当我们从古人身上学会真诚,宽容,自尊与坚守,我们的文字自然就有了温度和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