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天晚上,我正坐在书桌前改作文,台灯的光晕洒在一篇写"坚持"的习作上.孩子写的是自己练琴的故事,写得挺认真,可总觉得少了点劲儿,像一碗没放盐的汤----清汤寡水.我正皱眉,手机突然弹出一条消息:"老师,我家孩子说太老了,写进作文没人看,怎么办?" 易优语文题库,同步教材,真题演练,提分就是快 https://cs.euzW.net
我笑了.这不就是我眼前这篇作文缺的东西吗? 找中小学生语文题库,就搜微信“易优阅读宝”
其实啊,哪是"老"?它根本就是一本活生生的精神宝典.那些人物身上闪着光的东西----忠义,智慧,担当,坚韧----不是早就该走进咱们孩子的作文里了吗?今天,我就想和大家聊聊,怎么让这些"古人"不只是躺在书本里,而是真正活在孩子的笔下,成为作文里最有力量的那一笔.
苏州小学语文提优培训,就找易优吴老师,20余年辅导经验,数百成功案例。(TEL:181-1815-9898)
苏州易优阅读写作精华课,(tel:181-1815-9898)有趣、有用、提分快
关羽的"信"字,能撑起一篇关于承诺的作文
记得有一次,班里有个孩子写"我答应帮同学带作业",结果第二天忘了,被老师批评.他委屈地说:"我又不是故意的."我在评语里写了一句:"关羽千里走单骑,为的是一个'信'字;你忘了一本作业,丢的可能是一份信任."后来他跑来问我:"老师,关羽真的那么讲信用吗?" 苏州易优吴老师中考语文阅读写作培训(TEL:181-1815-9898)
当然.华容道上,曹操败走,关羽奉命拦截.按军令,他该擒拿甚至斩杀曹操.可他想起当年曹操对他的厚待,最终挥泪放行.这不是"放虎归山"那么简单,这是他在"军令"与"信义"之间,选择了后者.他承担了后果,也守住了内心的准则. 苏州小学语文提优培训,就找易优吴老师,20余年辅导经验,数百成功案例。(TEL:181-1815-9898)
你看,这样的精神内核,不正好可以用来写"诚信""选择""责任"这类主题吗?孩子写"我答应妈妈每天练字半小时",如果中间有动摇,有借口,有懒惰,最后咬牙坚持下来----这不就是现代版的"过五关斩六将"吗?把关羽的"信"揉进自己的故事里,作文立刻就有了筋骨. 苏州中考语文提分,就找易优吴老师,针对性强,提分就是快(TEL:181-1815-9898)。
语文提分好帮手,易优语文题库 https://cs.euzW.net
诸葛亮的"静"字,是浮躁时代最需要的一味药
现在的孩子,写作文最容易"急".开头堆辞藻,中间没细节,结尾喊口号.为什么?心不静.
我常跟学生说:"学学诸葛亮."不是让他去借东风,而是学他那种"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的定力.草庐一卧十年,不是躺平,是在等时机;三顾茅庐才出山,不是摆架子,是知道"事缓则圆".
有一次,一个初三学生写考试失利,原本写得灰心丧气,我说:"你能不能想想,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失败后,是怎么做的?"他愣了一下,回去重写.新作文里,他写了自己分析错题,调整计划,每天多做一道压轴题的过程,最后一句是:"失败不可怕,可怕的是心乱了."我给他批了个大大的"优",还加了一句:"你这股'静气',有点丞相风范."
你看,诸葛亮的精神内核是什么?是沉得住气,是谋定后动.这种"静",放在"成长""挫折""坚持"类作文里,比空喊"我要努力"有力得多.
曹操的"真"字,教会我们不必假装完美
很多人讨厌曹操,说他奸诈.可我总告诉学生:别急着贴标签,先读读他说的话."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这话听着刺耳,可至少,他敢说真话.
现在的作文,最大的问题是什么?假.满篇"阳光灿烂""奋发向上""充满希望",可孩子明明考试砸了,和朋友闹翻了,被父母误解了,却不敢写真实情绪.
有一次,一个女生写"我讨厌弟弟",因为爸妈总偏心.她本来不敢交,偷偷塞给我.我看完说:"你知道曹操也写诗抱怨过吗?'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那是他对乱世的愤怒.你写的是家庭里的委屈,但情绪是真实的."我鼓励她修改后投稿,居然被校刊选上了.编辑回信说:"终于看到一篇不说假话的作文."
所以啊,曹操教会我们的,是一种"真"的勇气.作文不需要完美人设,需要的是真诚.承认嫉妒,写出失落,表达不甘----这些都不是负能量,而是成长的起点.用曹操的"真"去立意,孩子的作文反而更打动人.
赵云的"勇"字,不在战场,在日常的坚持里
孩子们最爱赵云,"长坂坡七进七出",帅!可他们不知道,真正的"勇",不是一腔热血,而是一步一步走出来的.
我班上有个小胖墩,体育一直是倒数.有一次800米测试,他跑得满脸通红,最后半圈几乎是走的.可他没放弃.我问他累不累,他喘着气说:"赵子龙一个人救阿斗,我都还没到那个地步."
后来他写了一篇,讲自己每天放学加练一圈,从倒数到及格,再到班级中游.他说:"我不是为了超过谁,是不想再听见自己说'我不行'."我把这篇作文念给全班听,好多孩子眼睛亮了.
你看,赵云的"勇",不是天生神力,而是一次次回头,一次次冲进去的坚持.这种精神,用在"挑战自我""突破极限""平凡中的伟大"这类主题里,特别有共鸣.英雄不在远方,就在我们咬牙坚持的每一个瞬间.
写到这里,我抬头看了看墙上的钟,已经快十一点了.窗外安静,可我心里热闹得很.
其实我一直相信,好作文从来不是靠"技巧"堆出来的.它需要一种"魂",一种能让人读完心头一震的东西.而里那些人物,早就把这种"魂"准备好了----关羽的信,诸葛亮的静,曹操的真,赵云的勇....他们不是遥远的历史符号,而是可以借给孩子的一盏灯.
下次当孩子挠头说"作文没东西写"的时候,不妨递给他一本,轻轻说一句:"去看看,那些古人,早就替你把话写好了."
你会发现,当他开始理解这些人物的精神内核时,他的笔,也就真正活了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