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街菜场的早晨,热闹得像个集市。卖蔬菜的吆喝着 “新鲜的水芹”,卖卤菜的喊着 “刚出炉的酱鸭”,连卖豆制品的刘阿姨,都在笑着招呼客人:“快来买啊,刚做的苏式嫩豆腐!” 小泽陪妈妈走到摊位前,准备买块豆腐做豆腐羹。
“我的秤砣呢?” 刘阿姨突然翻着摊位下的柜子,着急地说。她刚才称豆腐时,还用过秤砣,转身去拿塑料袋的功夫,秤砣就不见了。“没有秤砣,就没法给客人称重了……” 刘阿姨的额头渗着汗。
“阿姨,我们帮您找!” 小泽蹲下身,在摊位的木板下、水桶旁都找了遍。妈妈则帮着翻看装黄豆的袋子,刘阿姨说秤砣是铁做的,沉甸甸的,应该不会被风吹走。小泽突然看到装黄豆的袋子后面,有个银色的东西 —— 是秤砣!
“阿姨,在这儿!” 小泽把秤砣递给刘阿姨。刘阿姨接过秤砣,激动地说:“太谢谢你们了!这秤砣陪了我十年,称出来的豆腐分量准。” 她还多给了小泽一块豆腐:“拿着,回家做豆腐羹吃。”
小泽拎着豆腐,跟着妈妈往家走。菜场里的吆喝声还在继续,豆腐的清香飘在空气里。他觉得凤凰街的菜场,虽然热闹,却很温暖,这里的人,都像刘阿姨一样热心。
易优作文名师点评:
本文以凤凰街菜场为场景,豆制品摊位的故事充满生活气息,苏式豆腐的元素突出地域特色。人物互动自然,小泽的热心很符合学生形象。不足是对菜场其他苏式食材的描写较少,可增加水八仙的细节。改进建议:可描写寻找秤砣时,看到摊位旁摆着的茭白、茨菰等水八仙,刘阿姨介绍这些食材与豆腐搭配的做法,让地域元素与生活结合更紧密。
激发兴趣、培养能力、提升应试技巧。苏州小学语文阅读写作培训,咨询报名:181-1815-989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