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奶奶的床头柜上,放着一个竹编针线筐,是她年轻时自己编的。筐子里装着各种颜色的线团、大小不一的针、顶针,还有几块碎布 —— 都是奶奶缝补衣服剩下的。每次看到这个针线筐,我就想起奶奶坐在灯下缝补的样子。
小时候,我的衣服破了,奶奶总会拿出针线筐,坐在卧室的台灯下缝补。她戴上老花镜,从筐子里找出和衣服颜色相近的线,穿进针眼,再用顶针顶住针尾,一针一线地缝。灯光下,奶奶的手指灵活地穿梭在布料间,线迹像小小的波浪,整齐地排列着。缝好后,她还会用手轻轻摸一摸,看看是否平整。
有一次,我的校服裤子膝盖处破了个洞,我哭着说不想穿了。奶奶拿出针线筐,从筐底找出一块蓝色的碎布 —— 那是我小时候的连衣裙剩下的。她笑着说:“奶奶给你缝个小图案,保证好看。” 她在破洞处缝了一只小兔子,白色的耳朵,红色的眼睛,可爱极了。后来同学们看到,都问我在哪里买的 “新款校服”。
去年奶奶去姑姑家住了,针线筐还留在床头柜上。有一次,我发现筐子里的顶针生锈了,就用砂纸轻轻磨干净,还把线团重新整理了一遍。妈妈看到了,说:“你跟奶奶一样细心。” 我摸着针线筐,好像奶奶还在身边,正笑着教我穿针。
现在每次视频,我都会跟奶奶说针线筐的事,她总会叮嘱我:“衣服破了别扔,缝补一下还能穿,要懂得节约。” 奶奶的话和针线筐一样,都藏着她对我的爱 —— 简单又温暖,一直陪伴着我。 语文提分好帮手,易优语文题库 https://cs.euzW.net
(易优作文点评:标题以 “针线筐” 为核心意象,串联与奶奶的亲情,充满生活温情。内容按 “针线筐物品 — 缝补衣服 — 缝补校服 — 整理针线筐” 展开,环境描写(台灯、卧室)温馨,“穿针”“缝补”“磨顶针” 等动作描写细致,奶奶的话语传递美德。心理描写(思念、温暖、懂节约)真实。缺点是对 “线团的细节” 描写较简,可补充 “筐子里的线团有红的、蓝的、白的,奶奶把它们按颜色放在筐子的不同格子里,找的时候特别方便”。改进建议:增加线团的细节,让针线筐的形象更具体,奶奶的细心形象更丰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