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的太湖边总刮着清爽的风,岸边的芦苇荡像一片绿色的海洋,风一吹,芦苇秆就轻轻摇晃,发出沙沙的声响,偶尔有几只水鸟从芦苇丛里飞起,掠过波光粼粼的湖面,留下一串清脆的鸣叫。
期中考试成绩出来那天,我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哭了很久 —— 数学只考了 65 分,离目标差了一大截。爸爸没说什么,只是在傍晚时说:“带你去个地方。” 我们开车来到太湖边,夕阳正落在湖面,把芦苇荡染成了金色。
“你看那些芦苇。” 爸爸指着远处的芦苇丛,“春天的时候,它们只是小小的嫩芽,夏天被台风刮倒过,秋天还会被霜打,可每年都能长得这么茂盛。” 我蹲下身,看着脚下的芦苇秆 —— 它们的茎秆不算粗,却笔直地立着,根部紧紧扎在泥土里,即使被风吹得弯了腰,也总能弹回来。
爸爸捡起一根掉落的芦苇穗,递给我:“学习就像芦苇生长,总会遇到风雨。重要的不是不摔倒,而是摔倒后能像芦苇一样,重新站起来。” 那天我们在芦苇荡边坐了很久,直到夕阳把我们的影子拉得很长。风拂过脸颊,带着芦苇的清香,我心里的沮丧慢慢散了。
从那以后,每当我遇到难题想放弃时,就会想起太湖边的芦苇荡。我开始每天早起刷题,遇到不懂的就问老师,数学成绩一点点提了上来。这个周末,我又和爸爸去了太湖边,芦苇荡依旧茂盛,风过时沙沙作响,像是在为我鼓掌。我忽然明白,成长就是学会像芦苇一样,在风雨里坚韧,在挫折中向上 —— 这是太湖教给我的,最珍贵的道理。
易优作文名师点评:
本文以太湖芦苇荡为成长场景,将自然景象与人生感悟结合。芦苇荡的色彩、声音描写细腻,与 “我” 的心理变化相呼应。通过爸爸的引导,自然引出成长主题,情节真实可感。不足在于对 “我” 努力提分的具体过程描写较简略,如一次攻克难题的细节。建议增加 “我” 在芦苇荡边做题的场景,让成长过程更具象。整体语言流畅,立意积极,符合高中生写作风格。
数百名学生高考语文提分20分以上,高考语文成为优势学科,咨询报名:181-1815-989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