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工匠怎么能用石头堆出会‘呼吸’的假山呀?” 带着这个疑问,周末我跟着爸爸去了环秀山庄。
一进园,那座太湖石假山就吸引了我。石头不是规规矩矩的,有的像弯着腰的老人,有的像趴着的小动物,表面坑坑洼洼,摸上去糙糙的,却带着湿湿的水汽,好像刚从太湖里捞上来。导游叔叔说,这些石头是工匠一块一块挑的,要 “瘦、透、漏、皱” 才好看,我凑近看,真的能从石头的孔洞里看到对面的亭子!
跟着爸爸爬假山才有意思。小路窄窄的,有的地方要弯腰,有的地方得扶着石头走,像在走迷宫。爬到半山腰,我发现一个小洞,从洞里往外看,刚好能看到园子里的小池塘,水面亮晶晶的,像嵌了块蓝宝石。风从孔洞里吹进来,带着山上的草木香,凉凉的,比空调还舒服。
下山后,爸爸给我买了块芝麻糖。咬一口,甜甜的,芝麻香香的,脆生生的。我边吃边想,古代工匠花了好几年堆这座假山,肯定也像我吃芝麻糖一样,慢慢做才做出这么好的作品。爸爸说,这就是 “匠心”,不管做什么,用心就能做好。
回家的路上,我还在回忆那座假山。原来石头不只是石头,只要有巧思,就能变成让人着迷的风景,古代工匠的 “魔法” 真了不起!
激发兴趣、培养能力、提升应试技巧。苏州小学语文阅读写作培训,咨询报名:181-1815-989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