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指导
易优作文网——高中语文阅读理解题目的解答模式_高中语文基础知识

高中语文阅读理解题目的解答模式_高中语文基础知识


来源:内部资料  纠错

标签: 阅读 知识


Word格式下载

全文4600字

高中语文阅读理解题目的解答模式_高中语文基础知识

  (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散文),埋下伏笔(记叙类文章),设置悬念(小说,但上海不会考),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
  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3、文末:点明中心(散文);深化主题(记叙类文章文章);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类文章文、小说)
  (二)修辞手法的作用:
  (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
  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
  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
  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
  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4、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5、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三)句子含义的解答:
  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四)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
  动词: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
  形容词: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
  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五)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不能。因为:
  (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
  (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六)段意的概括归纳
  【编者按】关于借代这种修辞手法,各类文章中的论述已经颇为详尽。一般来说,恰当地运用借代可以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可以增强语言的形象性,可以使文章简洁精练,可以使文章语言富有变化和有幽默感……实际上,古典诗词里的借代还有其他一些方面的作用。
  一、巧用借代,避免重复用字
  李白《送羽林陶将军》中有“万里横戈探虎穴,三杯拔剑舞龙泉”一句。龙泉在古代常常被借代指宝剑。《送羽林陶将军》中,因为前面已用过“剑”字,故而后面才用龙泉代之;否则,一句中出现两个“剑”字——(易优作文,专注中小学生语文阅读写作能力提升)拔“剑”舞“剑”,不但会造成用词的重复,还会破坏这首诗的韵律。这首诗是一首三韵小律,押“先”韵,“剑”不合此韵,“泉”则在此韵之内。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中有“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一句。“远芳”,即远处的芳草;“晴翠”,是沐浴在阳光下更加翠绿的青草。这两个词在词义上没有太大的区别。但是,如果两句都用芳草、绿草之类的词语描绘,显然会违背诗词不宜重复用字的审美规律。因此,诗人才用“远芳”和“晴翠”两个不同的词语借指草。这真是匠心独运之笔!
  白居易《大林寺桃花》中有“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一句。“芳菲”,本是花的香味,此处借代为花,从而避免了与下一句中出现的“花”重复,使用得真是恰到好处。如果不用借代,而是写成类似“人间四月花开尽”之类的句子,则不但犯了重字之忌,还会弄得全诗索然寡味。
  二、巧用借代,严守诗词格律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中有“左牵黄,右擎苍”之句。词中的“黄”和“苍”本来是分别指黄犬和苍鹰的颜色,这里是用“黄”代指黄犬,用“苍”代指苍鹰。显然,词句如果不用借代,而是将其写成“左牵黄犬,右擎苍鹰”之类的句子,不仅大煞风景,还严重违背了词牌的要求。因为,“江城子”这个词牌要求所填之词第二句和第三句必须都是三个字,而且平仄排列必须是“仄平平,仄平平”,显然“左牵黄犬,右擎苍鹰”的写法根本不合格律要求。写成“左牵犬,右擎鹰”又会如何呢?显然,这样写虽然没有破坏词牌对字数的要求,但根本不合押韵的规则。因此,无论从表达手段还是从韵律要求角度看,以上两种假设都不如以颜色借代进行表述来得更妙。此外,以“黄”和“苍”入词,还直接给黄犬和苍鹰这两个意象着上了鲜明的色彩,进而突出了其形象特征,使整首词更加有了意境美。毋庸置疑,苏轼借“黄”代“犬”,借“苍”代“鹰”,不仅严守了词的格律,而且还使词句更加生动形象了。“左牵黄,右擎苍”真可谓不可多得的神来之笔。
  三、巧用借代,使表达更加委婉含蓄
  白居易在《长恨歌》 里为什么不直接写唐明皇好色而是要借“汉皇”言之呢?这是因为李隆基是诗人的前朝皇帝,其不能违背“为尊者讳”“为长者讳”的古训。古诗中,诸如此类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杜甫在《兵车行》中揭露了统治者的穷兵黩武给人民造成的巨大灾难,矛头本来是指向唐玄宗的,但他却只能以“武皇”借代之,即只能用“武皇开边意未已”的诗句表达自己的愤怒,并且还在“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两句中以“汉家”借指唐王朝。这也是因为对于杜甫来说,唐明皇也是“尊者”。再如,陆游和原配夫人唐琬本是一对恩爱夫妻,后来却因唐琬不容于陆母使他们不得不离异。《钗头凤》中,陆游正是因为不便直接宣泄心中的这份痛苦,才用“东风恶,欢情薄”含蓄委婉地借“东风”表达了他的沉痛与愤慨。词中,陆游之所以要运用借代手法,是因为这样做可以在遵守“为长者讳”之古训的同时委婉地鞭挞封建恶势力。
  综上所述,借代这种修辞手法可谓妙处多矣,如果能合理使用,不仅可以使语言表达更加灵活多样,还可以使所要表达的内容更加形象生动,更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诗歌在语言形式方面的要求。
  1.记叙类文章:

《高中语文阅读理解题目的解答模式_高中语文基础知识》添加时间:2024-10-07;更新时间:2025-04-26



    2024-10-07-2655
投诉与建议
此页面存在的问题*
违法违规
知识错误
抄袭他人
其他原因
问题描述*
联系方式*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