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语文指导 > 高中语文
易优作文网——2026高考作文写作新趋势:如何写出有深度的观点

2026高考作文写作新趋势:如何写出有深度的观点


方洲   (河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标签: 高考作文素材 文学     2025-10-14


Word格式下载

全文2386字

苏州小学语文培训,苏州中考语文培训

去年冬天,我批改一摞高三模拟考的作文,翻到一篇题为的文章时,手不自觉地停住了.那是个阴冷的下午,办公室暖气不太给力,我捧着热茶读着读着,眼眶居然有点发热.文章写的是一个城市孩子和乡下外婆之间通过视频通话维系感情的故事,没有堆砌名言,也没有硬套"科技利弊"的套路,但字里行间全是细节:外婆总在镜头外偷偷擦眼泪,却笑着说"我好着呢";外孙教她用语音转文字功能,结果她发来一串乱码似的句子,"鸡炖好了,你回来吃吗?"----就这一句,让我愣了好一会儿. 找中小学生语文题库,就搜微信“易优阅读宝”

那一刻我突然明白:所谓"有深度的观点",未必是讲多大的道理,而是能让人心里轻轻颤一下的东西. 苏州易优吴老师中考语文提分班(TEL:181-1815-9898)有趣、有用、提分快

现在的高考作文,早就不是背几段名人名言,拼凑几个励志故事就能拿高分的时代了.从近几年全国卷到各地自主命题,题目越来越贴近生活,也越来越考验学生能不能从平凡事里看出点"不一样".2026年的趋势会更明显----阅卷老师想看到的,是一个真实,会思考的年轻人,而不是一台"素材复读机". 找中小学生语文题库,就搜微信“易优阅读宝”

那么问题来了:咱们普通学生,既不是哲学家,也没经历过大风大浪,怎么写出"有深度"的观点呢?别急,今天我就用几个生活里的小例子,带你们一步步拆解这个看似高深的问题. 苏州易优语文培训,阅读写作同步提升 https://www.euzw.net/mIniform.html

'先别急着"升华",把事情说清楚更重要' 苏州小学生语文培训,(TEl:181-1815-9898)苏州易优阅读写作同步提升

先别急着"升华",把事情说清楚更重要

很多同学一拿到作文题,第一反应就是:"这得立意深刻啊!"于是赶紧往"家国情怀""人类命运"上靠,结果写着写着,自己都觉得自己假.比如有个题目叫,本该写一次真实的上学迟到过程,可有的孩子非得扯到"时间管理决定民族未来",整篇文章像在做政治报告. 苏州易优阅读写作精华课,(tel:181-1815-9898)有趣、有用、提分快

其实,真正打动人的,往往是那些你亲身体验过的小事.还记得我班上有个男生写他因为帮邻居老奶奶拎菜而迟到的事吗?他没急着说"尊老爱幼是美德",而是细细描写了菜篮子漏水,水滴在他校服裤脚上晕开的样子,还有老奶奶布满皱纹的手怎样紧紧抓着他的袖口说"谢谢你啊,孩子".这些细节让整个故事有了温度. 苏州小学生语文培训,(TEl:181-1815-9898)苏州易优阅读写作同步提升

当你能把一件事说得具体,生动,让人信服,你就已经走在"有深度"的路上了.深度不是拔高,而是沉下去----沉到生活的泥里,摸出一点别人没注意过的纹理.

苏州易优语文培训,中小学阅读写作同步提升 https://www.Euzw.net/miniform.html

'学会问"为什么",而不是急着给答案'

学会问"为什么",而不是急着给答案

有一次我带学生去参观博物馆,看完古代农具展出来,我随口问了一句:"你们觉得古人用这么笨重的犁耕地,累不累?"大部分人都点头说"当然累".只有一个女生迟疑了一下,说:"可他们可能并不觉得累,因为他们没试过拖拉机."

这句话让我眼前一亮.她没有停留在表面的同情,而是开始思考:我们评价过去的生活方式时,是不是总用自己的标准去衡量?

这就是"有深度"的起点----提问.不是简单接受现成的看法,而是对习以为常的事物产生怀疑.比如大家都说"现在的孩子压力太大",那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我们这一代的压力表现形式和父母当年不一样?是因为作业多了?还是因为我们更在意别人的看法?

写作时,不妨在草稿纸上多写几个"为什么".比如写"低头族"现象,不要一上来就说"手机害人",可以问问自己:人们为什么宁愿看手机也不愿意和身边人说话?是害怕冷场?还是现实中缺少被倾听的感觉?这些问题本身,就能帮你挖到比表面更深层的原因.

记住,一篇好作文不一定非要给出完美答案,但它一定要提出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用"对比"打开思路,让观点站得住脚'

用"对比"打开思路,让观点站得住脚

深度观点常常藏在"不一样"里.你有没有发现,当你把两件看似无关的事放在一起比较时,往往会冒出新想法?

我以前教过一个学生,写了一篇关于"安静"的作文.她没有直接赞美宁静之美,而是对比了两种安静:一种是图书馆里大家埋头读书的静,那种安静里有专注和希望;另一种是家庭饭桌上,一家人各自刷手机的静,那种安静里却藏着疏离和寂寞.同样是"无声",氛围完全不同.

这种对比让她自然引出观点:真正的安静,不是没有声音,而是心与心之间的连接是否还在.

你看,不需要引用黑格尔或庄子,光是生活中常见的场景一对比,观点就立起来了.而且因为是你自己观察出来的,写起来也更有底气.

下次写作文前,试试找找"反面"或"另一面".比如写"坚持梦想",不妨想想:是不是所有坚持都值得?有没有人因为太执着反而错过了更适合自己的路?这样一问,你的观点就不会扁平化,而是有了层次和弹性.

'把自己的感受"放大镜"一下'

把自己的感受"放大镜"一下

最后这点特别重要:别怕流露真情实感.很多孩子写作文像戴面具,生怕显得"不够成熟"或"不够深刻",结果越写越空.

其实,最动人的深度,往往来自最真实的触动.比如你某天放学看见清洁工阿姨蹲在路边吃饭,心里突然酸了一下----这个"酸",就是写作的种子.别让它溜走!你可以把它放大:她吃的什么?动作快不快?周围人怎么看她?你当时为什么没上前打招呼?这些追问会让你意识到,那个"酸"不只是同情,也许还夹杂着羞愧,不安,甚至是对社会分工的模糊思考.

我常跟学生说:写作文不是表演深刻,而是诚实面对自己的内心.你十八岁看到的世界,本来就有局限,没关系.重要的是,你要诚实地记录下你在那个年龄,那个时刻的真实感悟.哪怕它不完美,甚至有点幼稚,只要是真的,就有力量.

就像我开头提到的那篇,作者并没有试图解释"数字鸿沟"或"代际沟通障碍",他只是老老实实地写了自己看到外婆打错字时的心情:"那一刻我觉得,她离我好近,又好像隔着一座山." 这句话,比任何理论都更有重量.

所以啊,2026年的高考作文,拼的不再是谁背得多,谁套路熟,而是谁能用自己的眼睛看世界,用自己的脑子想问题,用自己的语言说出心里话.深度不在远方,就在你每天经过的路口,听见的对话,心头那一闪而过的念头里.

下次写作文前,别急着翻素材书.先停下来,问问自己:这件事,我真的想过吗?我到底怎么想的?哪怕答案还不完整,也没关系.写作的意义,本来就是在寻找答案的路上,一点点看清自己.

毕竟,阅卷老师想看到的,不是一个完美的范文机器,而是一个正在成长,会疼,会困惑,也会突然顿悟的年轻人.那样的文字,才有血有肉,才能穿过纸面,轻轻碰一下人的心.



小学语文题库,初中语文题库,高中语文题库
苏州高中语文培训、苏州高考语文提优,就找易优吴老师,20多年辅导经验,方法独特,效果显著,高考语文成绩轻松突破超过125分(咨询电话:181-1815-9898)。



投诉与建议
此页面存在的问题*
违法违规
知识错误
抄袭他人
其他原因
问题描述*
联系方式*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