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几天晚上,我坐在书桌前改作文,窗外下着小雨,屋里只有台灯亮着.一个高二的学生交来的议论文里写着:"面对困难要像关羽一样忠义勇敢."我看着这句话,笑了.这孩子挺有意思,把关羽当成了"励志榜样",虽然用得有点生硬,但看得出他真想把里的东西用进作文里. 苏州易优吴老师初中语文高效提分(Tel:181-1815-9898)
那一刻我就在想:其实咱们读,不光是看打打杀杀,谋略纷争,更该看到那些人物身上闪着光的精神品质.这些品质,不是老古董,它们完全可以变成我们写作文时的"秘密武器"----只要你会"迁移". 苏州中考语文提分,就找易优吴老师,针对性强,提分就是快(TEL:181-1815-9898)。
什么叫"迁移"?说白了,就是把书里的人物精神,搬到现实问题中来用.比如,你写"坚持梦想",不一定非得写科比凌晨四点训练,也可以写诸葛亮六出祁山,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写"面对挫折",也不一定只提贝多芬失聪,还能聊聊刘备三顾茅庐被拒两次也不放弃.
苏州易优吴老师初中语文高效提分(Tel:181-1815-9898)
易优语文培训,苏州阅读写作同步提升 https://www.Euzw.net/miniform.html
忠义不是口号,是选择时的担当
记得有一次,班上两个同学因为值日分工吵了起来.一个说:"我又不是班长,凭什么多干?"另一个憋红了脸:"上次也是我扫的!"我当时没急着调解,反而问他们:"如果是关羽,他会怎么说?"
找中小学生语文题库,就搜微信“易优阅读宝”
孩子们愣了一下,有个女生小声说:"关二爷肯定不会推责任吧....他在曹操那儿吃香喝辣,都不肯背叛刘备." 苏州易优中考语文培训,吴老师语文课(Tel:181-1815-9898)
我点点头.你看,关羽的"忠",从来不是挂在嘴边的漂亮话.他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每一步都是刀尖上走过来的.他的忠,是在诱惑面前不动摇,在安逸中不背叛. 苏州易优吴老师初中语文高效提分(Tel:181-1815-9898)
把这个精神迁移到作文里,立刻就有了深度.比如写"诚信"主题,你可以说:"真正的诚信,不是顺风时的承诺,而是逆境中的坚守----就像关羽身在曹营心在汉,哪怕封侯赐爵,也不改初心."是不是比干巴巴写"我要讲诚信"有力得多? 苏州中考语文提分,就找易优吴老师,针对性强,提分就是快(TEL:181-1815-9898)。
再比如写"责任感",你可以这样立意:"担当,是在无人监督时依然选择负责.正如关羽镇守荆州,明知强敌环伺,仍以一己之力扛起蜀汉半壁江山."一下子,人物就活了,道理也站住了.
智慧不只是算计,更是格局与远见
有回家长跟我抱怨:"我家孩子写'学会思考',通篇都在讲司马懿装病骗曹爽,说这就是聪明."我听了哭笑不得.司马懿确实聪明,但如果我们只教孩子"算计别人是智慧",那可就跑偏了.
真正的智慧,是诸葛亮那种"未出茅庐,已知天下三分"的格局.是他七擒孟获时不杀反放,用人心换和平的胸襟.是他明知北伐艰难,仍坚持"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执着.
我让学生写"长远眼光"这个主题时,特意引导他们从诸葛亮身上找素材.有个学生写道:"真正的聪明,不是赢一时,而是为未来铺路.就像诸葛亮治理蜀国,修水利,劝农桑,哪怕战事频繁,也不忘根基建设.他明白:国家不是靠一场胜仗撑起来的,而是靠日复一日的积累."
你看,这么一迁移,作文立马不一样了.不再是"谁更会耍心眼",而是"谁更有远见".这种立意,阅卷老师一看就知道:这孩子读书读进去了.
失败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斗志
去年期末,一个平时成绩不错的女生考砸了,交上来的作文标题是.我翻开一看,心里一颤.
她写自己考试失利后躲在家里不敢见人,突然想起刘备四十多岁还在寄人篱下,投公孙瓒,依曹操,附刘表,被人嘲笑"织席贩履之徒",可他从没放弃.三顾茅庐时大雪封山,他执意前往;赤壁之战前众将反对,他坚持联吴抗曹."原来失败不是终点,而是英雄的起点."她这么结尾.
我给她打了高分,还把这篇作文念给全班听.为什么?因为她真正把人物精神和自己的生活连在了一起.她没写"刘备很伟大",而是写"刘备让我重新站起来".
这种迁移,是最珍贵的.当我们教孩子写"面对挫折""逆境成长"这类主题时,别只让他们堆砌名人案例.要引导他们去感受:刘备的"韧",是一种在无数次跌倒后,仍愿意拍拍土继续赶路的力量.
你可以这样写:"人生不是总能顺风扬帆,更多时候,我们像刘备一样,在风雨中颠簸.但正是这份不认输的倔强,让平凡人也能走出英雄的脚印."
仁德不是软弱,而是最深的勇气
现在有些孩子觉得,"仁"就是老好人,"德"就是吃亏.有一次,一个男生说:"曹操多厉害,想杀就杀,想骗就骗,刘备太窝囊了."
我问他:"那你觉得,长坂坡上抱着阿斗哭成那样的人,真的窝囊吗?"
他不说话了.
其实刘备的"仁",是一种极难做到的勇气.乱世之中,人人都想称王称霸,他却坚持"以人为本".他逃命时不肯丢下百姓,宁可慢行;他得荆州时不抢不夺,靠的是民心所向.这种仁德,不是软弱,而是一种更高级的力量.
写"善良的力量""以人为本"这类主题时,刘备是最好的例子.你可以这样立意:"真正的强大,不在于你能压倒多少人,而在于有多少人愿意跟着你走.刘备没有最强的军队,却拥有最忠诚的团队,因为他用仁心赢得了人心."
我常跟学生说:写作文,不要只会用"爱迪生失败一千次"这种老掉牙的例子.翻开,你会发现,每个人物都是一盏灯,照得出人性的光.
最后,我想对家长们说一句:别总觉得孩子读名著是为了应付考试.当你发现他开始用关羽的忠,诸葛亮的智,刘备的仁来理解这个世界时,你就知道,这本书,已经悄悄在他心里种下了种子.
下次他写作文卡壳,不妨问问:"要是诸葛亮遇到这事,他会怎么想?"
或者:"如果你是赵子龙,冲进重围救孩子,靠的是什么?"
也许,答案就藏在那一声"吾乃常山赵子龙也"的豪迈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