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江路的青石板路,被岁月磨得发亮,雨天时,石板上会映出路边灯笼的影子,像一幅流动的画。童年时,我家就住在平江路的巷子里,每天早上,妈妈都会牵着我的手,踩着青石板路去幼儿园。路边的王阿婆,总会在门口等我,从口袋里掏出一颗水果糖:“丫头,吃糖,甜甜蜜蜜去幼儿园。”
幼儿园放学,我会拉着妈妈去巷口的海棠糕摊子,卖海棠糕的张爷爷,头发花白,脸上总带着笑。他做的海棠糕,外皮脆脆的,里面的豆沙甜滋滋的,每次都会多给我加一勺豆沙:“丫头长身体,要多吃点甜的。” 我坐在摊子前的小板凳上,吃着海棠糕,看着路过的游船,听着船娘的吴侬软语,觉得日子特别幸福。
上小学时,我们搬去了市区,离平江路远了,但每个周末,妈妈都会带我回去。王阿婆还是会给我糖吃,只是她的头发更白了;张爷爷的海棠糕摊子还在,只是他的背更驼了。青石板路还是原来的样子,路边的灯笼还是那么亮,只是我长高了,再也坐不下以前的小板凳了。
现在我上初三,回平江路的次数少了,但每次回去,都会去看看王阿婆和张爷爷,去踩踩青石板路。我知道,平江路的青石板,藏着我的童年记忆,藏着阿婆和爷爷的温暖,这些记忆,会像青石板路一样,永远留在我的心里。
苏州易优作文名师点评:
优点:1. 以平江路青石板为线索,串联童年回忆,细节(水果糖、海棠糕)充满温情,地域特色鲜明;2. 环境描写(雨天石板映灯影)细腻,语言质朴,情感真挚;3. 人物形象(王阿婆、张爷爷)鲜活,容易引发共鸣。不足:对平江路巷弄特色(如古桥、老宅)描写少,场景层次不足。改进建议:可增加 “路过思婆桥时,妈妈说‘你小时候总在这桥上看鱼,还掉下去过一次’” 的描写,丰富童年场景。
数百名学生成功进入苏州顶尖高中。苏州初中语文阅读写作培训,咨询报名:181-1815-989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