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语文指导 > 小学语文
易优作文网——从读懂到答对: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理解技巧与答题策略

从读懂到答对: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理解技巧与答题策略


严嘉谦   (兖州区实验初级中学​)

标签: 读书     2025-10-16


Word格式下载

全文2545字

苏州小学语文培训,苏州中考语文培训

从读懂到答对: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理解技巧与答题策略

易优语文培训,(TEL:181-181-5-9898),苏州中小学生阅读写作同步提升

前几天,我路过一所小学的教室外,听见一位妈妈在办公室里跟老师说话:"我家孩子读书挺多的,故事也能讲得头头是道,可一到考试,阅读理解题就总丢分,真不知道问题出在哪."老师笑了笑说:"其实不是孩子读不懂,而是'会读'和'会答'之间还差了一座桥."

小学生语文培训,苏州易优阅读写作同步提升</a>

这番对话让我想起很多家长的困惑.孩子们能津津有味地读完一本,却在试卷上面对"作者为什么写这段景物描写"这样的问题抓耳挠腮.明明心里有感觉,落笔却空荡荡的.今天,我就来和大家聊聊这座"桥"该怎么搭----从读懂文章,到答对题目,其实是有方法,有路径的. 苏州易优吴老师初中语文高效提分(Tel:181-1815-9898)

先别急着答题,把文章当朋友聊聊天 小学生语文培训,苏州易优阅读写作同步提升</a>

先别急着答题,把文章当朋友聊聊天

很多孩子一拿到阅读题,眼睛直奔问题而去,像赶任务似的在文章里找答案.结果呢?找着找着,发现前后矛盾,或者答非所问.这就像你还没跟新同学说过话,就急着评价他"是不是爱运动",能说得准吗?

苏州中考语文提分,就找易优吴老师,针对性强,提分就是快(TEL:181-1815-9898)。

我常跟学生说:"先把文章当成一个朋友,坐下来听他讲完一段故事."什么意思?就是先通读全文,不着急做题,也不用一个字一个字抠.你要做的,是感受这个故事在说什么,谁在说话,发生了什么事,心情怎么样. 苏州易优吴老师中考语文提分班(TEL:181-1815-9898)有趣、有用、提分快

比如有一次,班里的小宇读一篇关于"雨天送伞"的短文,第一遍看完就说:"这不就是妈妈给孩子送伞嘛,太普通了."但当我让他再读一遍,只问一个问题:"文中的'我'看到妈妈时,心里是怎么变化的?"他这才注意到,一开始是"烦",觉得妈妈多此一举;后来看到妈妈裤脚湿透了,才突然"鼻子一酸".

苏州易优吴老师中考语文提分班(TEL:181-1815-9898)有趣、有用、提分快

你看,这就是读懂的过程----不是记住情节,而是捕捉情绪的变化,人物的心理,作者想悄悄告诉我们的话.所以,第一步,别跳读,别抢答,像听朋友讲故事那样,安静地听完. 找中小学生语文题库,就搜微信“易优阅读宝”

'题目在问什么?先搞清楚"考官"到底想听啥'

题目在问什么?先搞清楚"考官"到底想听啥

文章读完了,接下来就是看题.可我发现,不少孩子连题目都没看清就在写答案.比如题目问:"请结合上下文,说说'沉默'这个词表达了'我'怎样的心情?"有的孩子直接写:"沉默就是不说话."这当然拿不到分.

这就好比别人问你:"你为什么昨天没来上学?"你回答:"因为我没去."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傻?问题不在"没去",而在"为什么".

所以,答题前一定要"翻译"题目.把那些看起来很正式的问题,换成你能听懂的大白话.比如:

- "这段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 "这段话插在这儿,是干嘛用的?"

- "作者为什么这样写?" → "他写这一句,是想让我们想到啥?"

- "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理解" → "这事要是发生在你身上,你会怎么想?"

这样一转换,孩子立刻就知道该往哪个方向想了.我还教学生用铅笔在题目关键词下面轻轻画线,比如"作用""心情""联系生活"这些词,提醒自己别跑偏.

记得有次辅导一个五年级的女生,她总是答得很长,但得分不高.我让她试着用一句话概括每道题在问什么.慢慢地,她发现原来很多答案并不需要"写满一行",而是要"答到点上".她说:"以前我以为写得多就是认真,现在才知道,答对才是聪明."

'答案藏在文章里,但要自己"串成串"'

答案藏在文章里,但要自己"串成串"

很多家长问我:"阅读理解有没有标准答案?"我的回答是:有依据,但没有唯一模板.语文不是数学,1+1必须等于2;它是"你觉得呢?",但前提是----你得有理有据.

那答案从哪来?八个字:**源于文本,组织表达**.

举个例子,一篇文章写一个小男孩在比赛前很紧张,手心出汗,反复检查鞋带.题目问:"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他很紧张?"

有的孩子只写:"他手心出汗." 这是对的,但不完整.更好的答法是:"从'手心出汗'和'反复检查鞋带'这两个细节可以看出他很紧张,这些动作说明他心里不安,生怕出错."

看出区别了吗?前者只是"摘抄",后者是"解释+整合".我们把文章里的"证据"像串珠子一样串起来,再加上一点点自己的分析,答案就立体了.

我常跟学生玩一个游戏,叫"找证据小侦探".让他们用不同颜色的笔在文章里圈出"动作""语言""心理""环境"等描写,然后问:"这些细节合在一起,想告诉我们什么?"久而久之,他们就学会了从零散的信息中提炼观点.

特别提醒家长:不要让孩子背"万能答题模板",比如"这句话用了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如果没结合具体内容,这种套话阅卷老师一眼就能看出来,反而容易扣分.

'写答案也有"规矩":分点,完整,不啰嗦'

写答案也有"规矩":分点,完整,不啰嗦

最后一步,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怎么把答案写出来.

我批过太多这样的卷子:内容其实不错,但写得乱七八糟.比如一道题明明有两点,孩子全堆在一句话里;或者明明可以分条写,却像写日记一样一大段.

这时候,我就拿出我的"三明治本子"给学生看.这是我以前教书时收集的学生作业本,左边是乱写的答案,右边是修改后的版本.一对比,孩子们都笑了:"原来整齐一点,分数真的会高!"

所以,我总结了三条"书写原则":

1. **能分点就分点**.尤其是问"有哪些""表现在哪些方面"时,用①②③标清楚,既方便自己梳理,也方便老师找得分点.

2. **句子要完整**.不要只写"紧张",要说"表现出他内心的紧张";不要只写"对比",要说"通过对比突出了人物的变化".

3. **不写废话**.比如开头不用写"我认为""我觉得",除非题目明确要求.直接切入主题,干净利落.

有一次,一个男孩改完作业后特别兴奋地跑来跟我说:"老师,我这次阅读理解只错了两分!我妈都说我像换了个人!"我翻开他的卷子,发现不只是内容准确了,连字迹都工整了许多.他说:"我现在知道,答题不是赶时间,是把心里明白的事,清清楚楚地说出来."

这话说得多好啊.

亲爱的家长朋友们,阅读理解从来不是"读得多就会做",它是一种思维训练,一种表达能力的培养.我们不需要孩子成为"答题机器",但我们希望他们在面对一篇文章时,既能走进去感受,又能走出来表达.

下次当你陪孩子做阅读题时,不妨放下"快点做完"的催促,试试这样问:

- "这篇文章讲了个什么事?你最喜欢哪一句?"

- "题目到底在问什么?能不能用自己的话说一遍?"

- "哪里写了这个意思?咱们一起找找证据."

- "怎么把这几句话整理成一条完整的答案?"

你会发现,孩子的眼睛会慢慢亮起来----因为他在真正地思考,而不只是机械地填空.

从读懂,到答对,这条路不靠运气,也不靠死记硬背.它靠的是耐心,方法,和一点点被点燃的兴趣.

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在旁边轻轻扶一把,陪他们走过这座桥.



小学语文题库,初中语文题库,高中语文题库
苏州小学语文阅读作文培训,就找易优吴老师,20余年培训经验,帮助数千名小学生成为语文学霸,
激发兴趣、培养能力、提升应试技巧。苏州中小学语文阅读写作培训,咨询报名:181-1815-9898



投诉与建议
此页面存在的问题*
违法违规
知识错误
抄袭他人
其他原因
问题描述*
联系方式*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