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指导:第一步,“换角度找独特素材”。告诉徐欣怡,写 “城市的风景” 不一定只写 “有名的景”,可以写 “景里的人”“景里的小细节”。带她重新观察金鸡湖:晚上逛金鸡湖时,她看到一位叔叔在湖边夜跑,手里拿着一个发光的手环,跑过的时候,手环的光在夜里像一条小尾巴;音乐喷泉结束后,有个小朋友蹲在湖边,用小石子打水漂,石子跳了三下,小朋友高兴得拍手;东方之门的灯光里,有几扇窗户还亮着,好像有人在里面加班。这些 “景里的小场景”,比单纯写东方之门、喷泉更有新意。第二步,“找独特感受加细节”。指导她写 “夜跑叔叔”:“晚上的金鸡湖有点凉,我看到一位叔叔穿着运动服在夜跑,他手里的手环是蓝色的,跑起来的时候,手环的光在他身后拖出一条小尾巴,像跟着一只小萤火虫。他跑过我身边的时候,我听到他的呼吸声,有点粗,但很有力,好像在跟自己较劲。我突然觉得,晚上的金鸡湖,不只有好看的灯,还有这样努力的人,这也是城市的风景。” 写 “打水漂的小朋友”:“音乐喷泉停了,大家都在走,只有一个小朋友蹲在湖边,手里攥着几颗小石子。他把石子轻轻放在水面,手一甩,石子‘嗖’地飞出去,跳了一下、两下、三下,然后沉下去了。小朋友拍着手笑,声音脆脆的,湖边的风把他的笑声吹得很远。我站在旁边看,觉得这比喷泉还好看,因为这是小朋友自己玩出来的快乐。” 这些感受是她独有的,不是别人能复制的。第三步,“加生活感悟升新意”。引导她在作文结尾加自己的思考,比如 “原来城市的风景,不只是那些又高又亮的建筑,还有夜跑叔叔的坚持,小朋友的快乐,这些藏在景里的人和事,才是最有新意的风景,因为它们带着生活的温度”,让作文有独特的观点,不只是写 “好看”。
难点突破:写不出新意的核心是 “观察角度单一,只看表面,没有独特感受”,通过金鸡湖的场景,让学生学会 “从大景找小细节,从小细节找感受”。针对 “只会写有名的景”,教学生 “微观观察法”—— 不看 “东方之门” 整体,看 “东方之门的亮窗”;不看 “音乐喷泉” 整体,看 “喷泉后的小朋友”;针对 “没有独特感受”,引导学生 “提问自己”:“这个细节让我想到了什么?和别人想的一样吗?” 比如徐欣怡从夜跑叔叔想到 “坚持”,从小朋友想到 “快乐”,这些感受是独特的;针对 “结尾没新意”,教学生 “观点升华法”—— 从观察到的小细节里提炼自己的想法,比如从 “景里的人和事” 想到 “生活的温度”,让作文有自己的观点。同时,用金鸡湖的日常场景让学生有 “可挖掘的细节”,避免因 “只看表面” 导致作文普通,逐渐写出有新意的作文。

数百名学生成功进入苏州顶尖高中。苏州初中语文阅读写作培训,咨询报名:181-1815-98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