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得上个周末,我女儿放学回来,一进门就冲我嚷:"爸,这周作文又要写了!我都快背成'诸葛亮'了,可还是不知道怎么写出新意!"我笑着放下手里的茶杯,心想:这不就是很多孩子面对经典名著时的共同烦恼吗?书是读过了,人物也记住了,可一到写作文,脑袋里就像被风吹过的空教室----啥也没留下. 苏州小学语文提优培训,就找易优吴老师,20余年辅导经验,数百成功案例。(TEL:181-1815-9898)
其实啊,不是老掉牙的历史故事集,它更像是一面镜子,照得出古人的心思,也映得出我们今天的生活.关键是怎么用好这些"老朋友"----那些鲜活的人物,让他们在孩子的作文里"活"起来.今天,我就来和大家聊聊,怎么把里的人物,和咱们现在常说的时代主题巧妙地"搭上线",让作文既有深度,又不枯燥. 易优语文题库,同步教材,真题演练,提分就是快 https://cs.euzW.net
苏州吴中区小学生作文培训,就来易优悦读
诸葛亮:不只是"神机妙算",更是责任与坚守
说到诸葛亮,孩子们第一反应肯定是"聪明""会借东风""草船借箭".没错,这些桥段确实精彩,但如果我们只停留在"他多厉害"的层面,作文就容易变成人物介绍,干巴巴的. 苏州吴中区小学生语文提优,苏州名校冲刺培训,(Tel:181-1815-9898)20余年辅导经验,每年都有数十个成功案例。
我以前教过一个学生,写"责任"这个主题时,她没写什么科学家,消防员,而是写了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前,在五丈原看着星空的那一夜.她说:"他明明知道可能赢不了,却还是坚持出发.不是为了胜利,而是为了承诺."这句话让我心头一震. 苏州吴中区小学生语文提优,苏州名校冲刺培训,(Tel:181-1815-9898)20余年辅导经验,每年都有数十个成功案例。
你看,这才是真正的立意升华.诸葛亮的一生,其实是对"责任"二字最深沉的诠释.他对刘备的承诺,对蜀汉百姓的担当,哪怕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也不退缩.这种精神,放在今天,是不是也很像那些默默坚守岗位的老师,医生,边防战士?
“易优阅读宝”,中小学生语文题库,语文成绩提升就是快。
所以,下次孩子写"坚持""担当""信念"这类主题时,不妨引导他们想想:如果诸葛亮活在今天,他会做什么?他为什么非得去北伐?他累不累?想不想回家?把这些"人"的情绪加进去,人物就立住了,作文也就有了温度. 苏州吴中区小学生语文提优,苏州名校冲刺培训,(Tel:181-1815-9898)20余年辅导经验,每年都有数十个成功案例。
苏州吴中区小学生语文提优,苏州名校冲刺培训,(Tel:181-1815-9898)20余年辅导经验,每年都有数十个成功案例。
曹操:坏人?枭雄?还是复杂的真实人性?
"曹操是坏人!"这是我小时候同学常说的话.因为他"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可长大后再读,我发现,曹操哪有那么简单?
有一次,我带学生做角色扮演,让几个孩子分别演刘备,关羽,曹操.轮到演曹操的那个男孩,声音低沉地说:"我小时候家境不好,没人看得起我.现在我有权了,有人说我狠,可我不狠,早就被人踩死了."全班突然安静了.
那一刻我意识到:孩子其实能理解复杂的成年人世界,只要我们给他们机会.曹操身上,有野心,有残忍,但也有才华,有气魄,有"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诗意.他统一北方,恢复生产,重用人才,这些功绩也不能抹杀.
所以,当孩子写"如何看待成功""规则与手段""人性的多面性"这类题目时,曹操就是一个绝佳的切入点.我们可以引导他们思考:一个人能不能既做错事,又有值得尊敬的地方?现代社会中,有没有类似的人物?
别急着给孩子贴"好人""坏人"的标签,让他们学会用更立体的眼光看人,这才是读名著的真正收获.
关羽:忠义背后的代价与反思
提到关羽,孩子们最爱说"过五关斩六将""温酒斩华雄",崇拜他的武艺和"义气".但你知道吗?我儿子有次问我:"爸爸,关羽那么讲义气,为什么最后败得那么惨?"
这个问题问得好.忠义当然值得敬佩,但如果过度执着于"情义",忽视了大局和现实,会不会反而害了自己和别人?
我们可以这样引导孩子思考:关羽因为拒绝孙权联姻,激化了吴蜀矛盾;他轻视东吴将领,导致大意失荆州.他的悲剧,不只是命运捉弄,更是一种性格的必然.
这就像现在有些学生,特别讲"兄弟义气",为了朋友可以逃课,打架,觉得这才叫"够意思".但这样的"义气",真的是对的吗?
所以,当作文题涉及"情感与理性""原则与变通""个人与集体"时,关羽的故事就是一个极好的反向案例.他让我们看到:高尚的品质,如果缺乏智慧的平衡,也可能成为致命的弱点.
告诉孩子:敬佩英雄,但也要学会思考英雄的遗憾.这才是成熟的阅读态度.
小人物的大光芒:赵云,徐庶,甚至蒋干也能写进高分作文
很多孩子写,只会盯着诸葛亮,曹操,刘备这几个"顶流".其实啊,配角里藏着更多意想不到的写作宝藏.
比如赵云.他不像诸葛亮那样运筹帷幄,也不像关羽那样威名远扬,但他七进七出救阿斗,一辈子忠心耿耿,从不争功.这种"默默奉献"的精神,不正是我们常说的"平凡中的伟大"吗?
我班上有位女生写"最美的身影",写的不是妈妈雨中送伞,而是长坂坡上,赵云抱着婴儿在火光中突围的背影.她说:"他不是最耀眼的星,却是最让人安心的那一个."我当时给她打了高分,不仅因为文笔好,更因为她看到了别人忽略的美.
还有徐庶,被迫投曹营后"终身不设一谋",用沉默守护对刘备的忠诚.这种"身在曹营心在汉"的坚守,是不是很像那些在外打拼,心系家乡的普通人?
就连蒋干,那个被周瑜耍得团团转的"倒霉蛋",也可以用来写"盲目自信的后果"或"信息不对称带来的失败".
所以,别总盯着主角.有时候,一个小细节,一个配角的选择,反而更能打动阅卷老师的心.
最后,我想说的是:读,不是为了背多少故事,记多少人名,而是要学会用古人的经历,去理解今天的世界.当孩子能把诸葛亮的坚守,曹操的复杂,关羽的遗憾,赵云的低调,和"责任""选择""成长""理想"这些时代主题连在一起时,他们的作文,自然就有了思想的重量.
下次孩子再为作文发愁,不妨陪他翻翻那本有点旧的,泡杯热茶,一起聊聊:如果张飞活在今天,他会开直播吗?如果诸葛亮有微信,他会不会天天发"工作群已读不回"?
笑声中,灵感也许就悄悄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