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的梅雨总缠缠绵绵,把山塘街的青石板洗得发亮,像撒了一层碎银。这时我就会想起王阿婆的糖粥 —— 糯米熬得糯糯的,上面撒着金黄的桂花,咬一口,甜香从舌尖飘到心里,连雨丝都变得暖融融的。
小时候我家住在山塘街附近,每天放学,我都会和小伙伴在巷里追跑。青石板路 “咚咚” 响,像在和我们的笑声应和,跑累了,我们就围到阿婆的摊子前。她的粥桶冒着热气,掀开盖子时,桂花香能飘半条巷。“丫头慢点儿喝,别烫着,” 阿婆总用粗瓷碗盛粥,还会多舀一勺桂花蜜,“多吃点甜的,日子才甜。” 有次我把粥洒在了衣服上,她还拿出干净的手帕帮我擦,手心里的温度像粥一样暖。
后来我随爸妈搬去外地,每年只有春节能回苏州。去年夏天,我特意绕到山塘街,远远就看到阿婆的摊子 —— 红色的布帘还挂着,灯笼比以前更亮了。她的头发白了些,却还认得我:“丫头都长这么高了,快,阿婆给你盛碗热粥。”
我坐在巷口的石阶上喝粥,看灯笼的光映在河面上,像流动的星星。河边的游船上,游客笑着拍照,船娘的吴侬软语飘过来,和阿婆的声音重叠在一起。那一刻,我忽然觉得,不管走多远,山塘街的糖粥香、灯笼亮,都是我心里最踏实的牵挂。
汪曾祺说 “四方食事,不过一碗人间烟火”,对我而言,这碗糖粥就是苏州的烟火气,是故乡藏在细节里的爱,会永远暖着我的心。
易优作文名师点评:
优点:1. 感官描写(视觉青石板、味觉糖粥、听觉笑声)丰富,代入感极强;2. 以 “糖粥” 为故乡符号,意象鲜明,情感真挚;3. 引用名人名言结尾,提升文化韵味。
不足:对小伙伴的互动细节描写较少,童年回忆稍显单薄。
改进建议:可增加 “小伙伴抢着喝我碗里的粥,阿婆笑着再盛一碗,说‘慢点抢,都有份’,我们还把桂花撒在彼此头发上” 的细节,让童年场景更生动。
数百名学生高考语文提分20分以上,高考语文成为优势学科,咨询报名:181-1815-989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