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学素养 > 文学常识
易优作文网——怎样消除学生与古文之间的隔膜_文学常识

怎样消除学生与古文之间的隔膜_文学常识


来源:内部资料  纠错

Word格式下载

全文1100字

怎样消除学生与古文之间的隔膜_文学常识

  学生很怕学古文,觉得很拗口,也很难理解。而且现在的很多孩子对于老祖宗那一套不管好坏,就是隔膜与排斥。所以,为了消除学生对古文的隔膜,我做了以下尝试。
  
  一、一定要做到熟练背诵。
  
  很多学生古文不是不会,而是背完这一句,那一句需要想半天。我要求学生背诵经典的古文,应该像背诵“床前明月光”一样,一气呵成,滔滔不绝。达到不假思索,一口气背完全篇的地步,“使其言皆出于吾之口”,“使其意皆出于吾之心”。只有这样,书上的营养才真正化为自身的血肉。
  
  二、讲解古诗文,要学会设置情境
  
  老师要通过情景的设置,尽量让学生沉浸其中,以利于更深的理解文本内容。
  
  比如学习杜甫诗歌《望岳》,我就让学生把自己想象成杜甫。在理解最后一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时,说:“假设你是青年杜甫,风华正茂,才高八斗。身穿长袍,风吹起你的衣角。你骑着高头大马,奔到泰山脚下。抬头仰望,看见山腰间团团云气,层出不穷,不禁心胸激荡。所以,你不禁发出这样的誓言——”
  
  学生高声回答:“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我接着让学生具体说一说,学生很容易就说出了作者要攀上泰山高峰和人生高峰的愿望。
  
  三、尽量让学生多使用古文语言。
  
  这一方面又可以有几种方法。
  
  首先是让老师上课的时候,尽量的用古文的句式说话,让学生也尽量的运用古文的语言。
  
  比如我问学生关于某个语言的意思,就会说:“此句应当作何解释?”学生会心一笑,回答:可解之为什么什么。这样还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让课堂充满活力。
  
  其次我会让学生用古文句式补充文章内容。
  
  如讲《石壕吏》的时候,我让学生补充官吏和老妇人的对话,之后再表演。学生这样设计的台词:
  
  官吏:家中尚有人否?
  
  老妇人答: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官吏:为国捐躯,有何冤屈?
  
  老妇人答曰: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官吏:尚有其他男人?
  
  老妇人答: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官吏:有孙,则其母何在?
  
  而且,还可以学习赵谦翔老师的做法,让学生学习用古文写

《怎样消除学生与古文之间的隔膜_文学常识》添加时间:2024-09-24;更新时间:2025-04-26



    2024-09-24-3595
投诉与建议
此页面存在的问题*
违法违规
知识错误
抄袭他人
其他原因
问题描述*
联系方式*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