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江路的思婆桥是座石拱桥,青石板铺的桥面被雨水洗得发亮,桥栏上刻着模糊的花纹。小时候,我常和外婆在桥边的屋檐下避雨,雨丝落在河面,溅起小小的水花,外婆就给我讲桥的故事:“以前有个媳妇,丈夫去外地做工,她每天在桥上等,后来人们就把这桥叫‘思婆桥’。”
我趴在桥栏上,看雨滴顺着青石板流下来,像桥在流泪。外婆总会掏出一颗水果糖,剥了糖纸塞进我嘴里:“等舅舅在外地站稳了,外婆就回来,咱们还在这桥边避雨。” 那时我不懂离别,只觉得外婆的手很暖,糖很甜。
后来外婆去外地照顾刚出生的表弟,我每次路过思婆桥,都会停下来看看。有次下大雨,我独自在桥边避雨,雨丝还是那样细,河面还是那样静,却没了外婆的糖和故事,心里空落落的。我给外婆打电话,她的声音隔着电话线传来,像思婆桥的雨,温柔却遥远:“丫头,等表弟大些,外婆就回去。”
去年夏天,外婆终于回来了。那天又下着雨,我们像以前一样坐在桥边的屋檐下。外婆的头发白了些,却还是会给我掏水果糖,讲思婆桥的故事。雨停了,阳光照在桥面上,像撒了一层碎银。我牵着外婆的手走过桥,青石板的温度从掌心传来,忽然懂了 —— 思婆桥盼的是团圆,而我盼的,是外婆永远在身边。
易优作文名师点评:
优点:1. 以平江路思婆桥为载体,串联亲情与思念,“桥” 与 “亲情” 意象统一,地域特色鲜明;2. “避雨” 场景前后呼应,从 “有外婆” 到 “无外婆” 再到 “团圆”,情感递进自然;3. 语言细腻,如 “雨丝像桥在流泪”,充满画面感与感染力。
不足:对思婆桥的历史背景描写少,如未提桥的建造年代、相关传说细节。
改进建议:可增加 “外婆说‘这桥有三百年了,以前桥上有石碑,刻着建桥的故事,后来石碑被保护起来了’” 的描写,丰富古桥文化内涵。
数百名学生高考语文提分20分以上,高考语文成为优势学科,咨询报名:181-1815-989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