甪直的老院子里,十几口酱缸排得整整齐齐,缸沿爬满了青苔,像藏着岁月的故事。爷爷做酱菜几十年,每年夏天,院子里都飘着浓浓的酱香 —— 那是黄豆、面粉、盐巴在阳光里发酵的味道,是我童年最熟悉的气息。
我第一次学做酱菜,是在小学五年级。爷爷教我翻酱,木耙在酱缸里 “哗啦” 响,酱沾在耙子上,黏糊糊的。我翻了没十分钟就觉得累,偷偷坐在树荫下偷懒。爷爷没批评我,只是傍晚时让我尝了尝没晒够的酱:“你尝尝,是不是又苦又涩?做酱菜要晒足百日,每天翻三次,少一次都不行,就像你写作业,少一笔都不成字。” 我嚼着苦涩的酱,脸都皱成了一团,心里却懂了爷爷的意思。
上了初三,我每天放学后都会帮爷爷翻酱。阳光把酱晒得冒泡泡,我的额头满是汗,手臂酸得抬不起来,却慢慢觉得,听着木耙的 “哗啦” 声,闻着酱香,是件很踏实的事。有次突降暴雨,我和爷爷冒雨冲出去盖酱缸。雨水打在酱缸盖上 “噼里啪啦” 响,爷爷的衣服全湿了,却还在仔细检查每一口缸:“这些酱再晒半个月就成了,可不能毁在雨里。” 我帮着他拉紧塑料布,忽然觉得,爷爷守的不只是酱缸,是老辈传下来的手艺,是一份不慌不忙的坚持。
那时我的数学成绩总在及格线徘徊,看着试卷上的红叉,我想过放弃。可每次翻酱时,爷爷的话就会冒出来:“耐住性子,慢慢来。” 我开始每天整理错题本,一道题反复琢磨,不懂就问老师,像翻酱一样,一点一点 “磨” 知识点。期末考时,我的数学成绩居然冲到了班级前十。
现在每次吃爷爷做的酱菜,都能尝到阳光的味道,尝到坚持的味道。我终于懂了,坚守不是口号,是日复一日的耐心,是对目标的不放弃 —— 就像爷爷的酱缸,在时光里慢慢发酵,才能酿出最香的味道。
易优作文名师点评:
优点:1. 聚焦甪直酱菜制作,地域元素独特,将 “做酱菜” 与 “磨性子” 结合,立意巧妙;2. “暴雨护酱缸” 情节真实,凸显爷爷的坚守,感染力强;3. 从 “学做酱” 到 “学数学” 的联想自然,主题升华合理。
不足:对甪直酱菜的历史背景描写少,未提及酱菜与甪直古镇生活的关联。
改进建议:可增加 “爷爷说‘以前甪直的酱菜要卖到苏州城里,老顾客都认咱家的酱,因为咱不偷工减料’” 的内容,丰富酱菜的文化背景。
数百名学生高考语文提分20分以上,高考语文成为优势学科,咨询报名:181-1815-989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