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美术课上,老师展开一幅吴门画派的《姑苏秋景》,画里的拙政园红枫似火,太湖波光粼粼,白墙黛瓦的房子藏在树间,连屋顶上的茅草都画得清清楚楚。“吴门画派讲究‘写实’,” 老师指着画说,“沈周、文徵明这些画家,都爱画苏州的山水园林,他们画的不是想象,是眼里真实的姑苏。” 我盯着画里的细节,忽然觉得,原来家乡的美,早就被画进了时光里。
老师让我们试着画《姑苏秋景》,我选了拙政园的 “与谁同坐轩” 作为主体。可刚下笔就犯了难 —— 红枫的层次总画不好,湖面的波光也像一团乱线。老师走过来,握着我的手调整画笔:“你看真实的红枫,叶子边缘是浅红,中间是深红,要慢慢过渡;湖面的光,要顺着风的方向画,像吴门画里的‘披麻皴’,要柔。”
为了画好这幅画,我周末去了拙政园。站在 “与谁同坐轩” 前,我仔细观察红枫的颜色、湖面的波纹,还拍了很多照片。回到家,我对着照片一遍遍改画,颜料沾满了手指,画纸用了十几张,终于能画出红枫的层次和湖面的波光。老师看了我的画,笑着说:“有吴门画的味道了,你把姑苏的秋画活了。”
后来学校组织去苏州美术馆,我特意找吴门画派的展区。看到沈周的《东庄图》,画里的菜园、池塘和爷爷家的院子很像;看到文徵明的《拙政园图》,才发现我画的 “与谁同坐轩”,和古画里的样子几乎一样。我忽然懂了,吴门画派画的不只是风景,是苏州人的生活,是藏在笔墨里的热爱。
现在我的书桌上还放着那幅《姑苏秋景》,累了就看看。我想,以后我还要画更多苏州的风景,把吴门画的美传下去 —— 因为这是我们苏州的文化,是值得骄傲的宝藏。
易优作文名师点评:
优点:1. 以吴门画派为核心,结合美术学习经历,主题贴近学生生活,文化底蕴浓厚;2. 细节描写(观察红枫、改画十几张)真实,展现学习过程;3. 从 “学画” 到 “懂文化” 的情感变化自然,立意积极。
不足:对吴门画派的 “披麻皴”“点染” 等技法描写稍浅,未具体说明如何运用。
改进建议:可增加 “老师教我用‘点染’画湖面的光,笔尖蘸淡蓝颜料,轻轻点在纸上,像太湖上的星星” 的细节,丰富技法呈现。
数百名学生高考语文提分20分以上,高考语文成为优势学科,咨询报名:181-1815-989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