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路过平江路的巷口,那股淡淡的桂花香混着糯米甜香,总会把我的思绪拉回三年前的那个周末 —— 奶奶牵着我的手,踩过青石板路上的落叶,带我去吃巷尾那家 “老苏州糖粥”。
那时奶奶的手还很有力,掌心带着常年做针线活的薄茧,攥着我的手慢慢走。青石板路被岁月磨得发亮,缝隙里藏着金黄的银杏叶,风一吹,叶子就顺着路面的纹路轻轻滑动。老糖粥铺的木招牌挂在门檐下,“糖粥” 两个字是暗红色的,像浸过多年的糖水。
“李阿婆来啦?还是老样子?” 老板笑着掀开大砂锅,热气裹着甜香扑面而来。奶奶点点头,拉着我坐在窗边的小木桌旁。不一会儿,两碗糖粥端上来,琥珀色的糯米上撒着碎桂花,红糖汁沿着碗边缓缓流下。奶奶拿起勺子,轻轻吹了吹,才递到我嘴边:“慢点儿,别烫着。” 我咬着勺子,甜糯的粥滑进喉咙,桂花的香气在舌尖散开,暖到了心里。
去年秋天再去时,奶奶的腰弯了些,走路也慢了。排队时,我让奶奶坐在旁边的石阶上,自己去柜台点单。接过糖粥时,我学着奶奶当年的样子,吹凉了一勺递过去:“奶奶,您尝尝,还是老味道。” 奶奶笑着张嘴,眼角的皱纹挤在一起,像平江路老墙上的藤蔓,温柔又亲切。
夕阳把我们的影子拉得很长,青石板路上的糖粥热气慢慢散开,混着巷子里的评弹声,成了我心里最暖的画面。原来亲情就像这碗糖粥,不用轰轰烈烈,淡淡的甜里,藏着一辈子的牵挂。
数百名学生成功进入苏州顶尖高中。苏州初中语文阅读写作培训,咨询报名:181-1815-989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