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暑假,我报名参加了拙政园的志愿者活动,负责给游客讲解荷塘景观。拙政园的荷塘很大,横跨在 “小飞虹” 石桥下,夏天一到,荷叶就密密匝匝地铺在水面上,像一块绿色的毯子,粉白的荷花从荷叶间探出头来,风一吹,就轻轻摇晃,像在跟游客打招呼。起初我觉得讲解很简单,无非是介绍荷花的品种、开花时间,可时间久了,我发现荷塘里藏着很多我没注意到的细节。
刚到拙政园时,荷塘里的荷叶才刚冒芽,小小的,卷着边,像刚出生的婴儿,裹着嫩绿色的 “被子”。我每天都会去荷塘边,看着小芽慢慢舒展开,变成圆圆的叶子,上面沾着露珠,阳光一照,像撒了一层碎钻。七月初,荷花终于开了,有的完全绽放,露出黄色的花蕊;有的还是花苞,像害羞的小姑娘,藏在荷叶后面。游客们都围着荷塘拍照,称赞荷花好看,我也跟着骄傲,觉得荷花的美就该是这样鲜艳夺目。
八月底,天气渐渐转凉,荷塘里的荷花开始凋零,花瓣一片一片落在水面上,像小船一样漂着,荷叶也慢慢变黄、枯萎,失去了夏天的生机。我看着凋零的荷塘,心里有些失落,觉得荷花的美就这样消失了。有天,一位白发老人站在荷塘边,看着枯萎的荷叶,若有所思。我走过去,忍不住问:“爷爷,荷花都谢了,您还看什么呀?” 老人笑着说:“丫头,你看那枯萎的荷叶下面,藏着莲蓬呢。荷花盛开时美,凋零后结出的莲蓬更有用,里面的莲子能煮粥、能入药,这也是它的价值啊。荷花的美,不只在盛开时,每个阶段都有它的意义。”
我顺着老人的目光看去,果然,枯萎的荷叶下面,挂着一个个绿色的莲蓬,像小铃铛一样。那一刻,我忽然明白了什么。上了初三,我总因为一次考试失利就沮丧,觉得自己没用,可现在想想,初三的努力与挫折,不就像荷花的生长过程吗?现在的 “挫折”,是为了以后的 “收获”,每个阶段的付出,都有它的意义。暑假结束后,我虽然不再去拙政园做志愿者,但每次想起荷塘里的荷花,都会充满力量。我知道,生命就像荷花,每个阶段都有它的价值,只要认真对待,就能在成长中绽放属于自己的美。
苏州易优作文名师点评:
优点:1. 以拙政园荷塘为观察对象,通过 “荷叶生长 — 荷花盛开 — 荷叶枯萎” 的过程,提炼出 “生命各阶段皆有意义” 的感悟,立意深刻且自然;2. 环境描写细腻,如 “卷边小芽”“露珠碎钻”“莲蓬小铃铛”,比喻生动,让荷塘场景鲜活立体;3. 融入志愿者经历,结合初三学生的学习体验,主题贴近实际,容易引发共鸣。不足:对拙政园其他与荷花相关的文化元素描写较少,如未提及与荷塘相关的楹联、匾额,文化内涵稍显不足。改进建议:可增加 “在讲解时,给游客介绍荷塘边‘与谁同坐轩’的楹联‘江山如有待,花柳自无私’,说这楹联就是在赞美荷花的无私与生命的美好” 的描写,让拙政园的文化元素更丰富,也能深化主题。
数百名学生成功进入苏州顶尖高中。苏州初中语文阅读写作培训,咨询报名:181-1815-989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