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记得太湖的清晨,水雾像薄纱似的裹着湖面,远处的岛屿只露出淡淡的轮廓,爷爷的旧木船泊在码头,船帆上还沾着昨夜的露水,风一吹就轻轻晃,像在跟我打招呼。第一次学掌舵时,我攥着舵柄的手满是汗,指尖都泛白了,可船偏不听使唤,在湖里打转转,一会儿蹭到水草,一会儿又离岸边太近。爷爷却不恼,只蹲在船尾整理渔网,慢悠悠地说:“跟着风走,别跟它较劲,你看那帆,风往哪儿吹,它就往哪儿摆,船才能走得稳。”
那年暑假,我们要去湖心岛采菱角,出发时天还晴着,返程却突然变了天。乌云飞快地压过来,浪头拍在船身上,“哗啦哗啦” 地响,船身晃得厉害,我慌得手忙脚乱,想把帆收起来,爷爷却一把按住我的手:“别急!你看这风,从东南来,咱们把帆角往左边调三寸,它就能推着咱们走,要是硬收帆,船反而会被浪打偏。” 他握着我的手,一点点调整帆绳,我盯着帆影在波光里晃动,原本慌乱的心竟慢慢静了下来。没过多久,船真的稳了,顺着风向慢慢靠近岸边,远远望见渔村的炊烟在风里飘,心里忽然踏实了。
后来上了初三,数学成了我的 “拦路虎”,每次考试都在及格线徘徊。有次模拟考后,我躲在房间里哭,看着试卷上的红叉,突然想起太湖上的那场小风暴。爷爷说的 “借风”,不就是向老师请教、跟同学讨论吗?我不再对着难题硬扛,每天放学后留在教室,找老师问一道错题,周末还跟同学组成学习小组,一起整理知识点。刚开始进步很慢,但我没放弃,就像在太湖行船时那样,一点点调整 “方向”。期末考时,我的数学成绩居然冲进了班级前十,拿着成绩单的那一刻,我仿佛又看到了太湖上的帆影,在风里稳稳地向前。
上个月回太湖,爷爷的船还泊在老地方,油漆虽有些剥落,却依旧结实。我主动提出要掌舵,爷爷笑着退到一边。风从湖面吹来,带着菱角的清香,我学着爷爷的样子,观察风向、调整帆角,船稳稳地向前行驶,岸边的芦苇在风里点头,远处的水鸟贴着湖面飞过。望着远方的帆影,我忽然明白,成长就像在太湖行船,总会遇到风浪,但只要学会借风前行、沉着应对,就能驶向想去的地方。
苏州易优作文名师点评:
优点:1. 太湖元素贯穿全文,从晨雾、帆影到渔村炊烟,地域特色鲜明,场景描写细腻;2. 以 “学掌舵” 喻 “应对学习困难”,立意巧妙且贴合学生生活,情感真挚自然;3. 环境描写(水雾、帆影、芦苇)前后呼应,结构严谨,语言流畅优美。不足:对太湖渔民的生活细节描写较少,如未提及渔民日常劳作的场景。改进建议:可增加 “路过渔村时,看到渔民们正忙着晾晒渔网,孩子们提着小桶在岸边捡贝壳,笑声顺着风飘过来” 的描写,进一步丰富太湖周边的人文景观,让场景更有生活气息。
数百名学生成功进入苏州顶尖高中。苏州初中语文阅读写作培训,咨询报名:181-1815-989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