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公在苏州东山的山腰上种了一片碧螺春茶园,从我记事起,每年清明前,茶园里就满是忙碌的身影。东山的清晨总是带着水汽,露水打湿了茶树的嫩芽,嫩绿的芽尖像刚睡醒的小精灵,沾着水珠,在阳光下闪闪发亮。第一次跟着外公去采茶,我兴奋地抓着茶叶就摘,不管是芽还是叶,都往竹篓里塞。外公看到了,急忙拦住我:“丫头,采碧螺春有讲究,要‘一芽一叶’,芽头要饱满,叶子要刚展开,早了芽太嫩,经不起炒;晚了叶太老,味道就涩了,差一点都不行。” 他手把手教我分辨,指着茶树顶端的嫩芽说:“你看,这样的才是好料。”
采完茶,就要回家炒茶。外公的炒茶锅是老式的铁锅,架在柴火灶上。他先把锅烧热,再把鲜叶倒进去,手掌在锅里快速翻炒,茶叶在高温下发出 “沙沙” 的响声,像春蚕食叶似的。“炒茶要快,还要控制火候,” 外公额头上满是汗,却不敢停下,“火大了茶叶会焦,有糊味;火小了香味出不来,碧螺春的‘兰花香’就没了。” 我站在一旁,看着外公的手在锅里不停翻动,鲜叶慢慢卷曲、变色,清香一点点飘出来,弥漫了整个屋子。我试着帮外公翻了几下,刚碰到铁锅就烫得缩回手,外公笑着说:“这炒茶的功夫,得练十几年才能成。”
起初我觉得外公太 “较真”,不就是几片茶叶吗,何必这么麻烦?直到有次,我看到外公把一片稍微有点老的茶叶挑出来,放在一边,说 “这片不行,会影响整锅茶的味道”。我忽然明白,这就是 “匠心”—— 把每一件小事都做到极致,不敷衍、不将就。上了初三,我的物理成绩一直不好,总觉得知识点太多,学起来很吃力。有天喝着外公炒的碧螺春,闻到那清新的兰花香,突然想起外公炒茶时的专注。我想,学习不也像炒茶吗?得认真对待每一个知识点,不能怕麻烦。
从那以后,我把物理错题都整理在本子上,每一道题都反复琢磨,直到弄懂为止。遇到不懂的,就找老师请教,哪怕是很小的问题,也不轻易放过。慢慢地,我的物理成绩有了起色,从班级中下游冲到了前十五名。现在每次喝碧螺春,我都会想起外公在茶园里的身影,想起他炒茶时的专注。我终于懂得,“工匠精神” 不是遥不可及的词汇,它就藏在每一次认真的坚持里,藏在对细节的打磨中,不管是种茶、炒茶,还是学习、生活,只要专注用心,就能做出最好的 “作品”。
苏州易优作文名师点评:
优点:1. 围绕苏州东山碧螺春展开,详细描写采茶、炒茶的过程,展现苏州茶文化的同时,提炼出 “工匠精神”,主题深刻且有文化底蕴;2. 感官描写丰富,如视觉(嫩绿芽尖)、听觉(茶叶翻炒声)、嗅觉(兰花香),让场景更鲜活,代入感强;3. 从 “茶” 到 “学习” 的联想自然,将 “工匠精神” 与学生生活结合,立意贴近实际。不足:对东山茶园周边的自然与人文景观描写较少,如未提及太湖远景、茶园周边的村落风貌,场景略显单一。改进建议:可增加 “采完茶坐在茶园边休息时,能看见远处太湖的波光粼粼,像撒了一地碎银,山下的村落里飘着炊烟,偶尔传来几声鸡鸣” 的描写,丰富茶园的周边环境,让苏州东山的地域特色更突出。
数百名学生成功进入苏州顶尖高中。苏州初中语文阅读写作培训,咨询报名:181-1815-989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