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每个周末奶奶都会带我去山塘街的古戏台看昆曲。古戏台是木质的,红漆虽有些剥落,却透着古朴的韵味,台下的长凳上总是坐满了人,大多是像奶奶一样的老戏迷。起初我一点也不喜欢昆曲,觉得调子慢悠悠的,一句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 要唱好半天,每次都坐不住,总想拉着奶奶提前离场。奶奶却总说:“别急,你看演员的水袖,里面藏着好戏呢。”
有一次,演的是《牡丹亭》的 “游园” 片段,杜丽娘穿着淡粉色的戏服上场,水袖一甩,像一片花瓣飘在空中,再一收,又藏着几分娇羞。当她唱到 “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 时,水袖轻轻落在膝上,眼神里满是失落,我竟看入了迷。散场后,奶奶拉着我在戏台边的空地上,教我学甩水袖。她找了块长长的绸布当水袖,套在我胳膊上,握着我的手腕说:“丫头你看,甩水袖不能用蛮力,要手腕发力,一收一放都要跟着情绪走。杜丽娘欢喜时,水袖是飘的;忧愁时,水袖是沉的,这里面藏着她的心思。做人也一样,要懂共情,能看出别人的喜怒哀乐,体谅别人的心情。” 我跟着奶奶的动作,慢慢甩动绸布,虽然动作笨拙,却好像慢慢懂了昆曲里的情绪。
上了初中,妈妈换了新工作,每天都忙到很晚才回家。有次我做完作业,看到妈妈拖着疲惫的身子进门,眼睛里满是红血丝,还没来得及换鞋就坐在沙发上叹气。我想起奶奶说的 “共情”,没像以前那样抱怨妈妈没陪我,而是去厨房倒了杯温牛奶,又把早上剩下的粥热了热,端到妈妈面前。“妈妈,你先喝点东西歇歇吧。” 妈妈愣了一下,接过牛奶,眼眶慢慢红了,摸着我的头说:“丫头长大了,懂得疼妈妈了。” 那一刻,我忽然觉得,体谅别人的辛苦,比得到礼物更开心。
还有一次,同桌小美因为数学考试失利,趴在桌子上哭。我想起她之前帮我补英语的样子,就坐在她身边,轻轻拍着她的背说:“没关系,这次没考好,下次咱们一起复习,你的数学基础那么好,肯定能赶上来的。” 我还把自己的错题本借给她,帮她分析错题原因。后来小美成绩提高了,特意送了我一张昆曲书签,上面画着杜丽娘的水袖。现在我还是会陪奶奶去看昆曲,每次看演员甩水袖,都能想起奶奶的话。昆曲的水袖里藏着深情,而生活中的 “共情”,也藏着温暖,它让我学会体谅、懂得珍惜,在成长的路上收获了更多的爱与感动。
苏州易优作文名师点评:
优点:1. 以苏州昆曲为切入点,聚焦 “水袖” 这一细节,将昆曲中的 “情感表达” 与生活中的 “共情” 结合,主题新颖且富有教育意义;2. 情节真实可感,从 “看昆曲” 到 “学水袖”,再到 “用共情待人”,情感递进自然,符合学生的成长逻辑;3. 融入山塘街古戏台等苏州地域元素,地域特色鲜明,文化氛围浓厚。不足:对昆曲的唱腔、唱词等特色描写较少,未能充分展现昆曲的艺术魅力,仅聚焦水袖略显单一。改进建议:可增加 “奶奶教我唱《牡丹亭》的选段,说‘昆曲的唱词像诗一样,比如 “良辰美景奈何天”,你慢慢品,就能懂里面的愁绪’” 的描写,让昆曲元素更丰富,也能进一步深化 “情感共鸣” 的主题。
数百名学生成功进入苏州顶尖高中。苏州初中语文阅读写作培训,咨询报名:181-1815-989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