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江路的 “巷陌书店” 藏在青石板路的拐角,木质的门楣上挂着旧招牌,推开门,风铃 “叮铃” 响,满屋子都是书的香味。第一次去书店,我在找《朝花夕拾》,店主的孙女林晓笑着走过来:“我知道在哪,咱们一起看好不好?” 那天,我们坐在靠窗的藤椅上,阳光透过窗棂洒在书页上,她给我讲书中的故事,我听得入了迷。
从那以后,我们约定每周六一起去书店。我数学不好,林晓就把她的错题本借给我,还在旁边写满解题思路;她怕黑,每次关店后,我都会陪她走到巷口,看着她安全到家才离开。有次我生病没去书店,周一上学时,林晓递给我一本《小王子》,书里夹着便签:“你说想看这本书,我帮你留着,快点好起来呀。”
上初三后,作业越来越多,我们去书店的次数少了,但每次路过,我都会进去看看 —— 林晓总会在我常坐的藤椅上放一本书,有时是习题册,有时是散文,书里的便签从不间断:“今天的数学题要先画辅助线”“累了就看看这篇散文,放松一下”。有次我在便签上写 “想和你一起看《苏州话童谣》”,下次去时,那本书就放在藤椅上,便签上写着 “等中考结束,咱们一起读”。
中考结束那天,我第一时间去了书店。林晓坐在藤椅上,手里拿着《苏州话童谣》,笑着说:“我等你好久了。” 我们翻开书,一起读 “摇啊摇,摇到外婆桥”,书店的风铃轻轻响,阳光还是像以前一样暖。我知道,不管以后走多远,平江路书店里的书香约定,都会一直陪着我们。
苏州易优作文名师点评:
优点:1. 以平江路书店为场景,串联友情故事,细节(便签、童谣)充满青春温情,地域特色鲜明;2. “书香约定” 的线索清晰,从日常陪伴到中考重逢,情感递进自然;3. 环境描写(风铃、阳光)营造温馨氛围,语言细腻。不足:对平江路书店周边特色(如邻街的糖粥铺、评弹书场)描写少,场景不够立体。改进建议:可增加 “关店后,我们去巷口买糖粥,边喝边聊书中的故事,评弹书场的调子从巷尾飘过来” 的描写,丰富场景层次。
数百名学生成功进入苏州顶尖高中。苏州初中语文阅读写作培训,咨询报名:181-1815-9898

